一、返区生
我区小学升初中的返区生包括本市返区生和外地返区生两类学生。
本市返区生是指具有我区常住户籍,而学生本人现在广州市其他区(十个区)小学就读,要求返回我区升初中的小学毕业生。
外地返区生是指学生本人具有我区常住户籍,而学生本人现在广州市十一个区以外地区的小学就读,要求返回我区升中的小学毕业生。
二、报名条件
(一)本市返区生
1、现就读广州市外区公办小学的学生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2014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文件规定:“具有本市户籍且在公办小学(含政府在民办小学购买的学位)毕业的学生(含经审核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在毕业学校所属区范围内升学。”故本市返区生的初中学位原则上由学生毕业学校所在区安排解决。
因特殊情况需回我区升学的学生,除需具有我区常住户籍外,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父或母具有完全房产
学生实际居住在我区,且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其他法定监护人是指父母已死亡或者已丧失监护能力的,依据法律及法规应为该学生的监护人者)同户同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一方须为户主且为本户主房产的产权者,户口簿上的地址应与学生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等)一致,此类学生参加第二批电脑派位。
(2)、父或母租住公房
学生实际居住在我区,租住公房且手续完备,户口簿上的地址应与学生居住地址一致,且为在广州市唯一居住地,需提供经市房管确认的租赁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
以上在我区购房或租住公房的合同签订时间及学生本人户籍(含蓝印户口)迁入我区的最后截止日期为2014年5月8日之前。)
对不符合以上申请条件的本市返区生,我区原则上不予办理返区升学手续,对确有实际困难但又不符合上述两条申请条件的本市返区生(例如:随祖辈、集体户等情况),但学生又实际居住在我区,且为广州市唯一居住地(人户一致并在广州市内无其他房产),我局将视申请人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学位,但不安排电脑派位。
2、外地返区生和民办小学学籍生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2014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的文件规定:“具有本市户籍,在本市民办小学或在外市小学毕业的学生,要求到公办初中就读的,应回户籍所在区申请入学”,参加我区第二批电脑派位。
三、需出具的审核材料
(一)、学生的学籍信息表
1、本市返区生需提供“广州市小学生学籍信息表”(由现就读小学从我市学籍系统中打印,并加盖学校印章,样本格式详见附件2)。
2、外地返区生需提供“学生全国系统学籍卡”(由现就读小学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打印,并加盖学校印章,样本格式详见附件3)。
3、若学生现就读的毕业小学为民办学校(指本市返区生),还需提供五、六年级就读学校的缴费凭证(原件)。
(二)、需提供户口簿和房产证、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等的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须提供首页及学生本人页,所有复印件请使用A4纸规格);
对确有实际困难的我市公办小学的本市返区生,其父母还需提供《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即广州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出具的房产查册证明)及出具在我区为广州市唯一居住地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提供学生本人免冠蓝底彩色证件近期电子照片的光碟一张,照片要求见附件。学生及家长提供的审核材料将存档备案不再返还。
四、升学说明
1、已获得第二批电脑派位资格的本市返区生,符合广州市特长生报名条件者可报考我区初中体育(科技)和艺术类特长生。
2、获批准的两类返区生视为自动放弃原就读学校地区的升学资格。
五、审批时间、地点
审批时间: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上午:8:30—11:30
下午:2:30—4:30
审批地点:越秀区东山少年宫(地址:庙前直街一号)
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上午,补办返区升学审批手续,但只受理5月8日已到审批现场,需补交材料的学生及家长的返区升学审批申请。
办理地点:越秀区教育局招考办(地址:龟岗大马路德安路1号之二成教大楼14楼),办理时间:上午:9:00—11:00。
六、其他注意事项:
1、以上两类返区生一律在原毕业学校参加毕业考试,另需把《越秀区小学升中登记表》带回毕业学校填写好毕业成绩及评语,并自行交到录取中学。
2、我局将在越秀教育网(http:// www.gzyxedu.net)上的“招生考试”栏目上公布特长生政策等相关信息,敬请小学毕业生及家长及时上网查询。
附件:
1、越秀区小学升中返区生电子相片采集标准
2、“广州市小学生学籍信息表”(样本)
3、“学生全国系统学籍卡”(样本)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1:
越秀区小学升中返区生电子相片采集标准
1.相片电子信息为彩色图像,按照一人一个图像文件的方式存储,图像文件采用学生姓名命名,格式为“张三.jpg”,“.jpg”为图像文件格式。图像文件以刻录光盘的形式提交,光盘面上以油性笔写上学生姓名和毕业小学。
2.背景要求:统一为蓝色,输出蓝色色值(RGB或GMYK):R141 G179 B228或C44 M23 Y0 K0(接近这种蓝色即可)。背景布选取要求垂感和吸光好,可以是棉布,毛涤等。
3.灯光要求:保证拍摄人头部清晰。
4.数码相机要求:建议像素不少于2百万,采用固定支架。光学变焦倍数:4;光圈F8;快门125/秒。
5.成像要求:成像区上下要求头上部空1/10,头部占7/10,肩部占1/5,左右各空1/10。
6.文件要求:采集的图像大小尺寸为150 X 210像素(宽x高) ;存储为JPG格式,文件大小必须控制在4K~30K。
7.被拍摄人:要求着白色或浅色系列服装;拍摄前整理好衣服,保证仪表整齐;头发要整齐,不能遮盖眼睛;为防止镜片反光,尽量不配带眼镜;脸部不能有汗水;拍摄时,两眼平视镜头,表情自然。
8.图片处理软件建议:photoshop、acdsee
9.参考效果照片:
附件2:
广州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表(供本市返区生使用)
(请就读学校在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中打印出来) |
基 本 情 况 |
学号 |
21位数 |
学籍号 |
|
|
姓名 |
|
性别 |
|
曾用名 |
|
出生日期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籍贯 |
|
入学年月 |
|
入学方式 |
|
学生类别 |
|
所在班级 |
|
生源类别 |
|
是否本地生源 |
|
学籍状态 |
|
当前状态 |
|
就读方式 |
|
身份证号 |
|
学校代码 |
|
学校名称 |
|
户口所在地 |
|
家 庭 住 址 |
联系电话 |
|
联系地址 |
|
邮政编码 |
|
家庭地址 |
|
手机 |
|
出生地 |
|
户口 情况 |
户口类别 |
|
户口地址 |
|
国别 |
|
港澳台侨 |
|
是否流动人口 |
|
家庭出身 |
|
其 它 信 息 |
宗教信息 |
|
健康状况 |
|
血型 |
|
是否符合广州市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免费条件 |
|
是否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
|
入学前学校 |
|
受过学前教育 |
|
中考证号 |
|
中考成绩 |
|
初中派位号 |
|
电子邮件 |
|
主页地址 |
|
特长 |
|
备注 |
|
|
|
|
|
|
|
|
|
备注:请学生现就读学校加盖公章: |
|
|
|
|
|
|
|
|
|
|
|
|
附件3:
学籍卡(供外地返区生使用)
(请现就读学校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打印)
学籍基本信息 |
姓名 |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
曾用名 |
|
出生年月 |
|
学籍号 |
19位数 |
所在班级 |
|
身份证号 |
|
户籍地 |
|
国籍 |
|
港澳台
侨外 |
|
是否独生子女 |
|
是否寄宿 |
|
是否受过学前教育 |
|
是否留守儿童 |
|
家庭地址 |
|
简历 |
学习起始日期 |
学习终止日期 |
学习单位 |
学习内容 |
担任职位 |
学习证明人 |
监护人 |
关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学籍变动情况 |
受控字段名称 |
变更前值 |
变更后值 |
现就读学校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