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随着回民区教育局局长宁勇按下派位键,呼和浩特市内四区小学升初中计算机现场派位工作正式展开。10分钟后,按照6个志愿依次派位,9862名通过资格审查的小学毕业生成功实现电脑派位,被随机分配到对应片内的中学入学。其中,第一志愿派位人数为62.6%。
今年首府市内四区初中招生工作仍由各个区自定招生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呼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各个区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把城区中的134所小学与28所中学对应划成15片,根据本人升学意向和各中学招生计划,这些毕业生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升入初中。另外,有个别小学的毕业生可以对口升入指定中学入学,不参加计算机随机排位。这些学校包括: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本校初中部,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的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对口升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具有呼和浩特市城区正居户口加授蒙古语的毕业生对口升入呼和浩特市三十五中,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面向新城区满族小学招收1个满族班。
“我家就在三中附近住,现在被派到三十八中,有些遗憾。”学生家长魏先生对记者说。对于此次计算机派位的满意度,新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学东表示:“通过刚才的派位结果数字看,第一志愿派进去的是62.6%,也就是说满意度应该在六成以上。”
呼和浩特市从1999年开始实行小学升初中计算机随机派位,学生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办法,至今已是第15年。计算机派位的公开和公平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可。该招生办法的实施,使各学校的生源进一步得到合理分配,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记者 高佳)
作者:高佳来源北方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