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高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大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大招委字〔2014〕1号
各区市县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各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
为了切实做好大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 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意见,保持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在2013年的中招考试工作的基础之上,市高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委员会、市教育局结合我市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大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要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性质与要求,坚持全面发展与减轻负担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方向性与科学性相一致的原则,坚持分数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基础要求和选拔功能相统一的原则。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要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要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和深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报名工作
(一)报名条件
凡具有本市正式户口和长期居住在我市的外地户口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含借读生)均可报名。各类中等学校在读生、触犯法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不得报考。
(二)报名办法
1.具备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学校所在地的招生办集体报名。
2.往届初中毕业生在户口所在地的招生办办理报名手续。
3.户口在大连市内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辖区但未在其辖区学校就读的考生报考市内高中,必须到户口所在地招生办办理报名手续。
4.报名采取摄像的办法,由区市县招生办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集体采集包括考生肖像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料。
(三)报名时间 初三报名3月3日至3月30日;初二报名4月1日至15日。
三、毕业升学考试
(一)命题原则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难易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试题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试题的分值比例为7:2:1。
2.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并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尽可能地以学生学习经历作为问题的背景,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积累,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减少对学生机械性记忆内容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维持客观题和主观题目的数量。不出偏题、怪题,不出只为计算、证明而人为编造的计算、证明过于繁琐的题目,不出似是而非、故意设置陷阱的题目。
4.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二)考试的科目、时间与组织
2014年仍实行毕业升学考试两考合一。
1.考试科目: 初二的地理、生物学科和初三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为毕业升学考试科目。
2.考试的组织: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与化学(合卷)、体育、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地理与生物(合卷)、外语听力、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应用、体育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与化学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思想品德与历史、地理与生物学科考试开卷、限时、独立完成,但不得携带除教科书以外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所有考试均不得使用计算器。
外语听力安排两次考试,对第一次考试成绩不满意者,可参加第二次考试,最后成绩取分数最高的一次。
地理、生物学科学业考试成绩取2013年初二结业时全市统一组织考试时取得的成绩。
3.考试时间
|
日 期 |
时 间 |
科 目 |
科考时间 |
|
4月17日至4月18日 |
8:00—16:30 |
信息技术应用 |
30分钟 |
|
4月26日至4月27日 |
8:00—17:00 |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 |
各10分钟 |
|
5月16日 |
8:30—9:00 |
第一次外语听力 |
30分钟 |
|
9:40—11:40 |
思想品德与历史 |
120分钟 |
|
13:30—15:30 |
地理与生物(初三第二次考试) |
120分钟 |
|
5月17日至5月25日 |
8:00—18:00 |
体育考试 |
|
|
5月24日至5月25日 |
8:00—18:00 |
体育缓考 |
|
|
5月28日 |
14:00—14:30 |
第二次外语听力 |
30分钟 |
|
6 月28日
|
8:30—11:00 |
语文
汉语文(朝鲜族学校) |
150分钟 |
|
14:00—16:30 |
物理与化学 |
150分钟 |
|
6月 29日
|
8:30—10:30 |
数 学 |
120分钟 |
|
14:00—15:40 |
外 语 |
100分钟 |
|
16:00—18:30 |
朝语文(朝鲜族学校) |
150分钟 |
|
7月2日 |
9:00—11:00 |
初二地理与生物 |
120分钟 |
4.升学成绩设定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4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160分(物理90分、化学70分),合计600分。用朝鲜族语言答卷的考生,语文学科分别考汉语文、朝语文,成绩各按50%计入总分。
地理与生物、思想品德与历史、外语听力、信息技术应用、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的考试成绩均采取标准参照与常模参照相结合的办法确定等级。外语听力、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地理与生物合卷分别设定A、B、C、D四个等级,转化成分数后每项依次赋分10、7、5、3;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应用加试成绩均以A、B、C三个等级呈现,转化成分数后每项依次赋分5、3、1;上述等级转换成分数最高为45分。
体育总分50分,具体体育成绩按照本意见所附的《2014年大连市初中各年级学生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确定。
升学总分满分为695分。
5.毕业成绩表达
毕业升学考试中的地理、生物、思想品德与历史、外语听力、信息技术应用以及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考试成绩均采取标准参照与常模参照相结合的办法确定等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体育由学业考试成绩分数转化为成绩等级,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根据《大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要求进行评定,其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作为毕业重要依据;毕业考查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成绩等级,由学生所在学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校内组织完成。毕业成绩的表达均以等级的形式呈现,毕业证发放以此为依据。
(三)加试、面试及考查
1.报考普通高中(普兰店市、瓦房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考区报考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和普师专科班)的学生需要加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上机操作,上述操作考试均设为一次性终结考试。
2.体育、艺术、科技类特长生的加试按照本意见所附的《2014年大连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类特长生规定》执行。
3.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毕业考查科目,5月末前由各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或纲要在校内组织完成。
4.报考普师专科班的考生要参加面试及音美术科加试。面试及音美术科加试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不合格者不得报考普师专科志愿。报考普师专科班考生的加试、面试工作由招生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并处理遗留问题。
5.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2”,下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下同)的加试、面试工作由招生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并处理遗留问题。
上述各招生学校加试、面试结果于6月11日前通知考生本人,同时报市招生办。
(四)评卷
评卷工作由市招生办统一组织实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行网上阅卷。各学科评分标准由市命题组统一制定,以确保评卷公平、公正、科学、高效。
四、招生录取
(一)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工作于考试前由市招生办统一组织进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爱好,依据以下录取顺序填报普师专科班、普通高中(包括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民办高中、综合高中,下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志愿。
1.志愿的设置
(1)普师专科班设1个学校志愿,2个有序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2)普通高中志愿设置为:
A、提前录取。大连市第十五中学设1个统招公费类志愿,1个择校生类志愿;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设1个国际班志愿。三所学校志愿不得兼报。
B、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类,设2个志愿,不设“服从”志愿;指标到校生类设1个志愿,不设“服从”志愿;择校生类设2个志愿和无条件“服从”志愿。
C、一般高中(包括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和大连市经贸高级中学)公费生类、择校生类各设2个志愿和无条件“服从”志愿。
D、民办高中和综合高中各设1个志愿,不设“服从”志愿。
(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各设2个有序学校志愿,每个学校设2个有序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4)技工学校单设志愿卡。
2.填报志愿的具体规定
(1)考生可同时填报普师专科班、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志愿。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可以兼报,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不得兼报。
(2)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考生填报普通高中志愿,不受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本人户口所在区的限制,可以任意跨区选报地处上述辖区的普通高中。上述辖区的考生填报地处上述辖区以外的民办高中志愿时,依据市教育局公布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填报。民办高中与综合高中志愿不得兼报。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允许填报公办普通高中公费统招类志愿(考生的法定监护人未在连工作的除外),但不允许填报普师专科班志愿。
(4)不允许往届初中毕业生填报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志愿和普师专科班志愿。
(5)经特长测试并认定具有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允许全市跨区域报考下列学校特长生志愿:大连市第十五中学美术;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男子篮球和男子舞蹈;大连市第八中学男子足球、管弦乐类和科技类;大连育明高级中学男子排球和乒乓球;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女子排球;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男子足球;大连市第十一中学健美操;大连市第一中学女子篮球;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女子足球;大连市红旗高中田径项目;大连长兴岛高中田径项目。
(6)所在地在大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志愿与所在地不在大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志愿不得兼报。
(7)填报外市地的师范类学校志愿,其志愿填写在第三批录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栏内。
(8)考生志愿必须由考生选择,并认真填涂志愿卡。涂改的志愿无效。
(二)体 检
市招生办不统一组织高、中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招生的体检工作。报考师范类、医药类、食品加工类、烹饪、化验检验类的考生,须在填报志愿前到当地招生办指定的医院体检,体检化验单由考生本人保管,录取后,交给学校。报考其它学校(专业)的考生是否需要体检,由报考学校自行决定。体检地点: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学校的考生到大连市体检中心体检;其他区市县的考生,到考生所在地招生办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
(三)录取
普师专科班、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取工作由市招生办统一组织进行。总的录取原则是:在综合考生各项加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享有加分等政策情况的基础上,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和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录取工作分三个批次进行:
1.第一批次:普师专科班(不含外市地学校)录取。普师专科班录取时设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在面试及考查合格的考生中,按照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2.第二批次:普通高中录取(分四段)。
第一段为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国际班、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国际班录取。根据考生志愿,依照先录取公费生,再录取择校生的顺序录取。其中,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国际班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国际班录取的学生英语成绩应分别达到所需合格线。
第二段为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按照考生志愿,依照先录取统招公费生,再录取指标到校生,最后录取择校生的顺序录取。全市跨区域报考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特长生优先进行录取。
第三段为一般高中(包括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和大连市经贸高级中学)录取。按照考生志愿,依照先录取公费生,再录取择校生的顺序录取。
第四段为民办高中和综合高中录取。实行市招生办录取和学校录取相结合的录取办法,其中新世纪高中和教育学院附中统一录取比例为70%,其它民办高中统一录取比例不低于30%(由市招生办与各民办高中协商确定录取比例),剩余比例为学校自主录取。填报民办高中、综合高中志愿的考生由市招生办统一录取。民办高中和综合高中自主招生必须在市招生办统一规定的时间内预招生,经市招生办按招生计划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