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成绩了。今年桂林中考继续采用计算机无纸化阅卷的方式。目前评卷工作进行得怎么样?评分又如何确保公平公正?6月29日上午,记者应市教育局邀请,到桂林市中考评卷点一探究竟。
据了解,今年桂林市约有3.1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此前,市招生考试院将每位考生的答题卡进行扫描,进入阅卷电子系统。
在中考评卷点,评卷老师按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分别集中在9个教室评阅。
不用一张张翻阅试卷,也不用任何纸笔,只需轻点鼠标和敲打键盘,就可以完成试卷的评阅。在物理评卷点,记者看到,每位评卷老师盯着电脑屏幕聚精会神地阅卷,显示屏上只显示不同考生的一道题,老师敲击键盘给出分数。
阅卷时,考生最大的担心是,一些主观性试题,如语文作文以及思想品质与历史的论述题,由于阅卷老师来自全市各所学校,“口味”各异,如何才能保证判卷的公平性呢?
中考评卷点负责人马老师介绍,中考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识别评分,主观题部分则将考生答卷切割成题块,传输到评卷老师电脑终端。每位评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看不到学生的任何信息,也无法看到整套试卷,只能看到自己需要负责的那部分题,每评完一份,系统自动随机提交下一份试卷。
此外,中考评卷还采用主观题“双评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阅卷误差。考生的每道主观题,会由计算机随机发给两名评卷教师评分。如果两位教师的评分没有超出设定的误差值,则取两位教师的平均分;如果超出了设定的误差值,服务器则会自动把这份试卷发给第三位教师评阅,最后取两位在设定“误差值”范围内的平均分。
“这有效地避免了主观题评分的个人随意性,保证了评卷的客观公正性。”马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道10分的主观题设定的误差为2分,如果一个老师打7分,另一个老师打10分,两者的分差为3分,则超过设定的2分误差值。这份试卷的这一道题就会由系统自动发给第三个老师进行重新打分。
“每一份试卷至少经过5位以上的老师评阅,方可合成最后的成绩。”马老师说,其中物理科由于主观题内容多、评阅较复杂,最多要经过12个老师的阅评。
400名参与今年中考评卷的老师,都是从全市各学校和教研室挑选出来的骨干教师。这些评卷老师除了要求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年龄在50岁以下,掌握无纸化电脑评阅操作基本技能外,还须经审核本次中考无直系亲属参加考试。
“考生和家长完全可以对评卷和统分放心。”马老师说,自6月28日开始正式评卷以来,目前评卷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整个评卷工作大约需5天时间。评卷结束后,中考领导小组将根据各等级划分比例,对考生成绩进行等级划分,预计7月9日后,考生可回校领取成绩条。
(记者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