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物
1、考试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科目,旨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进一步规范生物常规教学,促进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并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命题原则
⑴ 在考纲界定的章节知识范围内命制考题。以能力立意的科学(实验)探究题的素材可以不在限定范围内。
⑵ 基础性。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考查。知识方面主要体现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要侧重考纲限定的章节教材内容中呈现过的技能要求。
⑶ 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初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⑷ 体现科学探究思想。初步要求学生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⑸ 适度的学科内综合。细胞的结构和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础,不同的生物体之间因基本结构相同或类似即能进行比较,有比较就能产生综合。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是综合考查的重点。
⑹ 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适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 考试内容与要求
基于生物学在八年级就已结束课程,中考理科综合考试生物科目前只设定满分为30分。绝大部分学校九年级全年开课每周仅1节,部分学校下学期开课每周2节,综合复习总时间偏少,因此,我市每年的中考复习内容必须对七、八年级的四本必修教材作大幅删减(每年有变化,以当年中考考纲发布的内容为准)。
2013年理科综合生物科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
知识章节(知识点) |
具体内容(要求) |
考试水平 |
|
一、
细胞的结构和生活 |
1.细胞的结构 |
阐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Ⅰ |
|
区别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异同点 |
Ⅱ |
|
2.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知道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能提供能量 |
Ⅰ |
|
描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Ⅰ |
|
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
Ⅰ |
|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
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
Ⅱ |
|
说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的意义 |
Ⅱ |
|
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描述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本过程,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
Ⅰ |
|
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
Ⅰ |
|
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5.动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
说出组织的概念,描述构成动植物体和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
Ⅰ |
|
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和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
Ⅰ |
|
说出器官、系统的概念,知道人体八大系统的名称 |
Ⅰ |
|
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
Ⅱ |
|
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区别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差别 |
Ⅱ |
|
6.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
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
Ⅱ |
|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Ⅰ |
|
7.病毒 |
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种类、结构和生活 |
Ⅰ |
|
举例说出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
Ⅰ |
|
三、
人体的呼吸、营养、物质运输与废物的排出
|
8.人体的呼吸 |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
Ⅰ |
|
说出呼吸道的作用,认识到呼吸道处理空气能力的有限性 |
Ⅰ |
|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
Ⅱ |
|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
Ⅱ |
|
9.消化和吸收 |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
Ⅰ |
|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
Ⅱ |
|
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图 |
Ⅱ |
|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Ⅲ |
|
10.血液 |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
Ⅰ |
|
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Ⅰ |
|
11.血管 |
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
Ⅰ |
|
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
Ⅱ |
|
12.心脏 |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Ⅰ |
|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
Ⅱ |
|
1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
Ⅰ |
|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
Ⅱ |
|
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14.种子植物 |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异同 |
Ⅰ |
|
15.种子的萌发 |
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
Ⅱ |
|
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
Ⅱ |
|
16.植株的生长 |
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
Ⅰ |
|
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Ⅰ |
|
17.开花与结果 |
描述花的主要结构 |
Ⅰ |
|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
Ⅰ |
|
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
Ⅱ |
|
18.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
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
Ⅱ |
|
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
Ⅰ |
|
19.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
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
Ⅰ |
|
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
Ⅱ |
|
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
Ⅱ |
|
20.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
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
Ⅰ |
|
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
Ⅱ |
|
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
Ⅰ |
|
2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Ⅱ |
|
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
Ⅱ |
|
2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
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 |
Ⅱ |
|
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
Ⅱ |
|
2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Ⅱ |
|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
Ⅱ |
|
五、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 |
24. 神经系统的组成 |
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
Ⅰ |
|
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
Ⅱ |
|
25.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反射的概念;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
Ⅱ |
|
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
Ⅰ |
|
26. 激素调节 |
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
Ⅰ |
|
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
Ⅱ |
|
六、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
27. 植物的生殖 |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
Ⅰ |
|
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
Ⅰ |
|
28.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
Ⅰ |
|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
Ⅰ |
|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
Ⅰ |
|
29.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
Ⅰ |
|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
Ⅰ |
|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
Ⅰ |
|
30.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
Ⅰ |
|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
|
|
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
Ⅱ |
|
31. 人的性别遗传 |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Ⅱ |
|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
Ⅱ |
|
七、
传染病与免疫
|
32. 传染病及其预防 |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Ⅰ |
|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
Ⅰ |
|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
Ⅰ |
|
33. 免疫与计划免疫 |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
Ⅰ |
|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
Ⅱ |
|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
Ⅱ |
|
八、
科学探究 |
34.义务学段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相关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 |
理解科学探究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
Ⅱ |
|
理解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试验 |
Ⅱ |
|
熟悉教材(人教版)中如下探究实验:⑴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⑵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⑶探究种子萌发的发芽率;⑷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⑸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⑹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⑺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
Ⅱ |
|
尝试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初步评价 |
Ⅲ |
备注:考试水平要求 Ⅰ(了解层次) Ⅱ(理解层次) Ⅲ(应用层次)
三、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理化生同科合卷,分科命题,序号连编。试卷分Ⅰ、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理综全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生物满分为30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卷结构
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和难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6:2:2左右,总体难度控制在0.55—0.65之间。试题题型设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赋分比为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