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公平卓越 共享教育幸福
问:为什么要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政策?
答: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是国家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具体做法就是:教育部门依据对所属初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全面评估的结果,将招生指标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学校,然后以学校为单位,按照考生所填指标到校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我市从2001年开始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到校指标比例,2010年明确提出:2013年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政策。多年来,坚持政策公开、阳光操作、公平和公正原则,各学校的名额、操作方法等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公布公示,自觉接受当地纪检监察、纠风部门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这一政策彻底改变了城区学校拥挤、农村学校“空壳”现象,基本消除了择校现象,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保留一定数额是“统招”指标,学校就难免要片面追求“优秀率”,偏爱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不利于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优质高中招生名额100%指标到校,有利于引导学校由全面抓“升学”向全面抓“办学”转移;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学生择校,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享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目标。
问:我市的优质高中具体是哪些高中学校?
答:全市优质高中包括16所:榆次一中、榆次二中、榆次经纬中学;太谷中学、太谷二中;祁县中学;平遥中学、平遥二中;介休中学、介休十中;灵石中学;寿阳中学;昔阳中学;榆社中学;左权中学;和顺中学。
问:优质普通高中100%指标到校名额是如何确定的?
答:2013年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总名额数,减去招生计划数20%(不含择校生数)的择校生名额数,再减去2013年特长生招生计划名额数,最后得出的数字,即为2013年分配到所属初中学校的全部名额。
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由省教育厅核准,其中六分之一为择校生数,不分配到初中学校,六分之五为统招生(指标生)数全部分配到所属初中学校。例如:某优质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为1000名,其中1000×1/6=167名为择校生(自费生),余下的1000×5/6=833名为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的统招计划(指标生也即正式生)。
问:初中学校的到校指标是如何分配的?
答:2013年优质普通高中的指标到校名额分两部分,即基础性均衡指标、评估性奖励指标。
指标到校总数的80%作为基础性均衡指标,依据各学校初中备案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平均分配到各学校(按学生人数分配);指标到校总数的20%作为评估性奖励指标,依据县(区市)教育局对初中学校年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结果进行分配(按评估结果分配),具体办法由各县(区市)制定。其中核心指标是“五率两看”:“五率”即初中三年保留率、学业成绩合格率、学业成绩优秀率、实验技能和音体美合格率、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两看”即看学校的争先创优情况和学校特色发展情况。
问:2013年到校指标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何确定?
答:2013年,我市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普通高中备案分数线上浮50分。依据近几年情况,全市普通高中备案分数线为450分,预估2013年到校指标最低控制分数线在500分左右。若县域内部分学校指标到校分配名额大于线上人数,其多出的到校指标,由所在县(区市)进行二次分配,统筹用于奖励初中教育质量评估成绩优秀的学校。
问:哪些学生可以享受优质高中招生到校指标?
答:对不同身份条件的学生都有具体规定。
(1)公办学校学生:“初一入学时,属户籍所在地划片分配入学(划定片区内的初中学校),并在该校备有正式电子学籍,县、市教育局备案管理,且在该校连续就读3年(6个学期均在该校读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简单说,就是:“片区初中、正式学籍、读满3年、当年毕业”,才能享受到校指标。
(2)民办学校学生:“初一入学时,在学校和县、市教育局备案管理,并备有正式电子学籍,且在该校连续就读3年(不受户口限制)的应届毕业生。”
(3)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已转为我市流入地(县级)居民户籍或在流入地(县级)有相对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取得暂住证1年以上;在流入地按指定或划片分配的初中学校就读,有正式电子学籍,且在该校连续就读3年的应届毕业生。”
(4)符合《晋中市驻地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暂行规定》(市教基字[2009]30号)条件的随军子女。
(5)符合《关于做好孤儿教育保障工作的通知》(晋教基函[2011]6号)条件的变更监护人的应届初中毕业的孤儿。
(6)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其他初中毕业生,由各县(区市)教育局初审,经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可以享受优质普通高中到校指标。
问:不能享受到校指标的学生,还有哪些升学途径?
答:不符合享受优质普通高中到校指标政策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到高中学校就读:一是16所优质高中学校的择校生(自费生);二是16所优质高中学校以外的普通高中学校(正式生或自费生);三是职业高中或中专技工学校等。(本报记者 贺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