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清“拒绝”原意才会写出好文章
兰化四中王沛
【原题】贾平凹在《学会拒绝》一文中写道:“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憎恶,接纳宽容、关怀和容忍;拒绝虚伪,接纳真诚;拒绝假、恶、丑,接纳真、善、美……生活中,一条充满诱惑的大路在脚下延伸着,只有学会拒绝才不会步入歧途。”
请以“学会拒绝”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试题点评
从题型而言,属于“材料”与“命题”嫁接的新型全命题作文,题意继承了我市近几年中考作文持续关注成长的特点。设题贴近学生生活,浸透人生方向的有益引导和人文关怀和教育,收放适度,便于学生表达。立意角度及题材范围的限定较为巧妙,积极顺应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值得称道。
写好这个题目,考生需首先审清“拒绝”的命题所指或特定含义。由引用的贾平凹在《学会拒绝》那段文字可知:“拒绝”总体所指的对象是人生品德修养方面负面的东西,3个分号前后的4句话各有侧重,第1句侧重学识真伪及多少,第2句侧重心胸及感恩情怀,第3句侧重待人接物修养及与人合作的意识,第4句推而广之说对于人生社会的是非价值判断,主要是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实际是有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
明确了“拒绝”的所指,还须明确目的。当心,“拒绝”的目的不是“消极不作为”,而是“改变平庸低下的现状”,最终获得成长和进步的高尚行为。因此,“拒绝”在此可以理解为“克服、消除、改变和战胜”。此外,由“生活中,一条充满诱惑的大路在脚下延伸着,只有学会拒绝才不会步入歧途”来看,“拒绝”还有“辨别、审视”及“正确选择”之意。
其次,考生需注意到本题的缺省部分,这点与我市2012年的中考作文题(我是这样长大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题目“学会拒绝”按照题意,只是一个动词性短语(连动短语),“拒绝”的“对象”是可选的,就像“这样”是一个代词一样,相当于“学会拒绝○○○”的半命题作文。考生最好在动笔之前,明确“拒绝”的对象,加上主语,说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我学会拒绝了无知。”可以采用记叙文写自己就某个学科读书求知的经历,表达体验和感悟。
再次,要特别注意恰当理解“文体特征鲜明”的要求。这个指选择什么文体是自由的,但选定之后是要按照规范去写,要避免“文体杂糅或四不像”。
至于选材,力求新鲜个性的,注意剪裁详略适当。表达尽可能有创意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