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九中2014年录取优秀初中毕业生
推荐直升工作方案
一、招生计划
100人
二、报名条件
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各学科学习发展性目标评价均为A等。
2.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突出;品德优异。
3.初二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会考成绩不低于2A1C。
4.在注册初中学校连续就读三年(因户籍、房产发生变化等正常转学的学生需连续在该校就读两年或两年以上)。
5.具有平度市本地户口。
三、招生程序
㈠报名所需材料
1.《优秀毕业生推荐直升申报表》(需贴2寸近期彩色照片一张);《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2.2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与《申报表》照片同底版)。
3.加盖学校公章的初中校长推荐信。
4.户口簿、学生本人户籍材料复印件一份。
5.三年来学生历次期末考试成绩证明,并且加盖公章。
6.初中阶段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材料以及荣誉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经学校确认后,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包括以下四类:
(1)学生获得的各级各类综合或单项比赛成果及荣誉;
(2)校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各级各类学生社团负责人、学生活动的策划设计者及组织者的证明材料;
(3)其它能突出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性成果及荣誉;
(4)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指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取得的成果。
㈡综合素质评定
1.综合评价
学校对推荐直升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和综合素质评定,依据推荐学校提供的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及初中阶段的标志性成果等材料,并根据初中推荐方案的赋分办法对学生提报的材料进行审核、量化,分为A(20%)、B(40%)、C(35%)、D(5%)四个等级。
2.综合测试
组织入选学生进行综合测试。综合测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1)笔试
科目:科学素养(180分钟,满分200分);人文素养(120分钟,满分150分)。科学素养主要考查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数学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物理化学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人文素养主要考查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命题突出能力立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笔试成绩分为A(20%)、B(40%)、C(35%)、D(5%)四个等次。
(2)面试(综合素养)
根据笔试成绩,按计划录取人数的1∶1.2确定面试名单,通过校园网和校内张榜公示。
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内容涉及科技与信息素养、音体美素养、人文与社会领域等,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学生需按规定的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面试。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分为A(20%)、B(40%)、C(35%)、D(5%)四个等次。
㈢录取
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笔试、面试等级,按照高等级多优先录取的原则录取,如果等级完全相同,则以笔试与面试成绩之和高者优先,笔试与面试成绩之和相同时,则以笔试成绩高者优先,一次性录满100人。录取后学生单独编班。
四、保障机制
㈠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委员由各处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招生工作分工负责,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㈡制度保障
建立公示制度、诚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制度,招生工作委员会与招生录取有关人员签定诚信协议,建立诚信档案,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㈢公示内容与方式
拟录取的学生名单通过公示栏和平度九中网站(www.pdjz.qdedu.net)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录取名单。
㈣咨询服务
咨询电话:88307668 88307588
咨询时间:5月14日至5月22日工作日
上午8:00~11:30 下午2:30~5:00
五、日程安排
程 序 时 间 内 容
招生宣传 5月6—7日 公布自主招生方案和分配名额
组织报名 5月13日上午 各学校将推荐学生名单及相关资料报九中招生办公室
笔试 5月15日 组织人文和科学素养综合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 5月16日 招生委员会对提报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公布面试名单 5月17日 公布面试名单
面试 5月18日 组织综合素养面试
成绩汇总 5月19日 对各项成绩进行汇总,按照等级高者优先的原则排出顺序
名单公示 5月20日—5月22日 公示推荐直升班学生名单
上报名单 5月23日 将推荐直升名单上报教体局
正式录取 5月24日 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推荐直升录取学生培养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经过高中阶段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健康和谐主动发展,为将来成为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完善课程设置与实施。积极创设有利于直升班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学生特长发展。实施因材施教,通过导师制、学科兴趣小组、名师公益课堂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拓展学生学习领域。通过定期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开放学生电子阅览室等手段使学生形成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辅助学习的能力。通过外出参观考察、专家讲座等形式开阔视野。
4. 加强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程序、研究方法;开放理、化、生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与动手操作能力。
5. 定期进行学科选修,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学科特长。
七、本方案由平度九中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