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威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的实施意见》内容解读
作者:办公室 教育信息来源:基教科 点击数:213 更新时间:2014-3-25
记者: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新的《实施意见》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教育局:2013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也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考试方式、坚持等级评价、实行多次考试等方面对初中学业考试提出了指导性要求。2013年《中共威海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出台初中学业考试改革方案。目前,我省的潍坊市、青岛市已对初中学业考试进行了改革。另外,我市目前的考试制度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考试科目设置、考试成绩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着急需完善的地方。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市教育局对我市目前的初中学业考试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记者:新《实施意见》制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育局:新的实施意见按照更加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普通高中选拔优秀学生的原则,通过实行全面考查、多次考试、成绩以“分数+等级”呈现等措施,逐步改变以考试成绩简单相加作为高一级学校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
记者:新的《实施意见》中考试科目、考查科目成绩如何表达?
教育局:考试科目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采取分数表达、分数呈现,总分为560分(语文和数学各120分,英语100分,物理90分,化学70分,体育与健康60分)。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实验技能成绩采取分数表达、等级呈现,均设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得分为满分的88%以上的为A等,74%以上不足88%的为B等,60%以上不足74%的为C等,不足60%为D等。如果按分数划定,A等考生不足考生总数的25%、B等考生不足考生总数的35%、C等考生不足考生总数的30%,则按考生总数的25%、35%、30%的比例从下一等级中递补;如果超过上述比例,则按实际人数划定。
考查科目包括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共5科,成绩采取等级表达、等级呈现的方式,设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其中A等考生不超过考生总数的30%。
与现行的2009年文件规定11个考试科目成绩全部用分数呈现,总分880分,普通高中按总分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学生的意见相对比,新的《实施意见》通过某些科目以等级形式呈现成绩,弱化师生家长“分分必争”的意识,可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记者:新的《实施意见》中考试(考查)科目成绩在高一级学校录取中是如何使用的?
教育局:新的《实施意见》规定: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5个考查科目成绩均达到C等;考试科目中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学、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技能6个科目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等级均达到C等,且至少有3项需达到B等,达到B等的科目中至少含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学中的一科,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必备条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6个科目考试成绩总分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基本依据。
随着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上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高中学校在此基础上,可根据特色发展需要,对学业考试(考查)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有关内容(基础性发展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提出相应的录取标准,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学业考试成绩同时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参考或依据。
记者:对部分考试科目成绩不满意的学生是否可以申请重考?
教育局:新的实施意见规定:初二已参加地理、信息技术考试,初三已参加历史、生物学考试,但对成绩不满意的考生,可申请随下一年级重考一次,取最好成绩作为学业考试成绩。通过以上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考试机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记者:新的《实施意见》是否加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教育局:新的《实施意见》将原来规定的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英语口语考查纳入考试范畴,采用现场测试评价的方式单独进行,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成绩采取等级呈现方式,英语口语考试占学科总分10%计入学科总成绩(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同时进行,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试);将原来的参加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改为由我市自行命题组织考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通过以上改革,可进一步发挥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努力改变目前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现状,推动课堂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记者:新的《实施意见》在改革试卷结构和命题方式方面有哪些变化。
教育局:新的实施意见中要求试题的命制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不必追求对知识的全覆盖,但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改革,可进一步引领教师和学生改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品质,利于学生科学持续发展。
记者:新的《实施意见》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教育局: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价。按照省教育厅要求,2015年我市要建立覆盖市、县、校三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上管理系统,强化过程管理,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必备条件。通过以上改革,可进一步强化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者:转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管理使用?
教育局:威海市内各市区之间转学的学生,可将在原市区参加学业考试的成绩带到转入的市区;市外转入学生以参加威海市统一组织的学业考试成绩为准。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准转学。
记者:有的家长提出用等级呈现的科目成绩,达到C等就可以有资格升入普通高中,怎么看待这样的意见?
教育局:初中学业考试担负着初中学生结业考查和高一级学校的升学选拔两项功能。达到C等是对初中学生学业结业的基本要求,升学选拔的标准要求应高于学业结业的要求。《实施意见》中要求在7个科目(或项目)中有3个达到B等以上,是为了引导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高对这些科目的学习要求,经过模拟测算,只要经过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记者:历史科目考试为什么不能改为开卷考试?
教育局:一是从历史学科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来看,不适宜开卷考试。因为初中教材是按时间顺序为主线的通史体来编写的,而高中教材是以专题式的方式来编写的,没有初中的知识基础,将无法适应高中历史科目学习。二是开卷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开卷考试强调的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在灵活性、开放性、原始材料运用上都要进一步提高要求,答案不可能是书上现成的,在有限时间内要想考取好成绩,需要对初中6本书的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熟练掌握。所以,开卷考试很难起到“减负”的作用。
记者: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学生不可以只抽测其中的一科吗?
教育局:生物学科在初三结业,物理、化学学科在初四结业。如果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学生抽测其中一科,而学生在初三抽到了生物实验考试,那么初四时就不需参加理、化实验考试,这样就不能达到对实验操作技能全面考查的目的,而考试也就起不到对学校实验教学的引导强化作用。
记者:家长担心,如果学生在非毕业年级等级呈现成绩的科目达到了3个B等,那么剩余等级呈现成绩的科目是不是就不用认真学了?
教育局:新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在7个科目(或项目)中有3个达到B等以上,是普通高中学校招收学生的底线要求。随着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高中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科目的等级、成绩提出相应的录取标准,这将在年度招生文件中有具体体现。另外,初中学业考试成绩纳入到教育局对初中办学水平评价当中。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强对教学规范的管理和督导,督促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教学质量。
记者:今年山东高考不考英语听力,为什么我市初中学业考试还要考英语听力和口语?
教育局: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要求。外语学科的学习规律决定了越是低年级越应加强听说练习,否则就会形成“哑巴”英语的弊端,也容易扼杀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潜质。目前,英语听力和口语是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考试的导向作用进行引导加强。
记者:新的《实施意见》为什么不能从现在的初三学生开始实行?
教育局:初三学生在初二年级时已按2009年文件规定进行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业结业考试,并且这两个科目的成绩是用分数表达的。如果初三学生也使用新的《实施意见》,那么,一是在初二已考科目成绩的等级认定上还需要统一所有学生、家长的意见;二是还要按新考试方案进行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技能的考试,相对增加了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的初二学生还没有参加学业考试,因此考虑从现初二学生(2012年入学)开始使用新的《实施意见》比较适宜。2010年和2011年入学的初中学生继续执行2009年文件规定政策,但在考试内容和试题形式上会有新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思维品质。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新的《实施意见》的起草过程。
教育局:2013年9月至10月,市教育局组织人员通过收集资料、问卷调查、现场座谈等方式,对我市初中学业考试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800多份,召开座谈会10多次。2013年11月,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到潍坊、青岛两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组织教师代表,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招生考试部门等人员,对实施意见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经历了十几稿的修改完善,2月15日市教育局将实施意见在威海教育网上面向全市公开征求意见。2月17日,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家长代表共25人参加座谈会,面对面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还向市财政、人力资源等部门征求了意见。在广泛听取吸收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文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通过了市政府法制办的审核,3月14日实施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3月21日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