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一、试卷概况
2013年乌鲁木齐市物理中考试卷满分90分,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四大类型。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30分。填空题,3小题,共30分。作图与实验题,6小题,共20分。计算题,2小题,共10分。
试题的命制以《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新考纲”为依据,按照《2013年乌鲁木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试题难易程度“5:3:2” (即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所占比例)的难度控制要求命制。
全卷知识覆盖面广,基本覆盖了初中物理主干知识,以生活实际中的物理为命题背景,尤其体现今年社会热点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例如航母“辽宁号”、“探月计划”、“蛟龙号”深海潜水器等,不仅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而且渗透爱国主义、低碳环保等德育教育。
试题立足基础知识,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回避常规题和经典题,给学生熟悉稳定的感觉。区分难度的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全面检测考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强调了学科的特点,注重了物理与生产、生活、科技的紧密联系。
二、试卷分析
1、既注重试题考查知识点的整体覆盖面,又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
如选择题1-7题分别考查了声、光、热、电、力五大模块的基础类型题,命题语言朴实、选取经典题型,给学生熟悉稳定的感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答题状态。选择题8-10题作为选拔性质的考题,对考生综合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思维的严谨性提出较高要求,命题从常规中来,如物体叠放的压强问题、浮力问题、并联电路问题,命题不偏、不怪、也不繁,但又起到了选拔的作用。
2、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以生活实际为命题背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填空题3道小题分别以我国月球车实施无人勘测计划、磁悬浮技术、“蛟龙号”深海潜水器等社会热点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命题背景,虽然题目陌生,但所涉及的知识点又是熟悉的,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能够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解决高科技事件中的具体问题,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在科技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德育教育功能。
3、突出学科特点,彰显学科特色。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卷第17、18、19题为实验题,均来自于教材中的实验,注重考察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思想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实验故障的判断,斜面变平面的极限思维等。试卷中既考察了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体现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8题中通过坐标轴的数据的分析计算电阻,第19题,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计算机械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