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镇江中考 - 正文

2016镇江中考语文试题难度点评

来源:镇江日报 2016-6-18 13:35:46

 翻阅2016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笔者仿佛步入了初夏的田野,顿有明快、厚重、清馨之感,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明快:选材积极向上

  众所周知,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中考试卷是上一级学校重新整合生源的“尺子”,但是,考试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教育性却不能偏废,中考试卷必须体现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之为灵魂。今年的语文试卷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试卷素材健康、阳光并富有诗意。

  宏观地看,120分的试卷中有114分明确地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率为95%。微观地看,不少命题凝聚了命题者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匠心。例如第2题的课外默写,有意从《论语》挑选了“朝闻道”让考生填写,追求真理的信念强化于无言之中;又如6—8题的诗歌阅读,命题者精选了唐代镇江诗人许浑的《夜归丁卯桥村舍》,这些题目一方面陶冶考生的性情,另一方面使考生为自己的家乡曾有如此先辈而自豪,爱家乡是爱祖国最生动的内容之一,这不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素材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莫不如是。

  厚重:考察注重能力

  今年的语文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三部分组成,共22题,设置考点近30个,凸显对理解、概括、辨析、鉴赏、探究、运用、联想、表达等能力的考察,核心在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水平上。这样一份试卷,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足以担负评价考生三年来通过听、说、读、写所形成的语文素养的重任,这既是一把刻度准确的“尺子”,又是一座方向感极强的路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初中语文的教与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17—21题关于散文《捕风者》的阅读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这5个题的考察目标是:是否读懂文章内容、是否理解行文思路、能否体会到语言的表现力、能否领悟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考生阅读散文的综合素养、能力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答题结果的不同,直接导致得分的不同,从而让程度各异的考生各得其所,从区分度上看,考题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得到保证;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本,就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信度上看,厚重的内涵使考题具备了优良的评价功能。

  清馨:命题追求平易

  纵观2016年的语文试卷,命题者对考生的理解和关怀贯穿始终,这种思考是通过考题的梯度性、宽容性、朴实性、生活性等特点具体展现出来的。例如,试卷的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5分,考点均为语文基础,只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踏踏实实,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分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关于字音字形的评分标准“答对一个或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或四个得2分”,相信会让所有的考生面含微笑的。又如,试卷第12题“选文主要表现了姚善  ▲  的特点”,表述真够朴实,不偏不怪,考生容易上手,因为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所以没有必要在题目的表述上故作神秘,否则就会偏离命题的意图。再如,作文题目“又见  ▲ ,真好”,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一个填空,既有对考生的尊重,又有很强的生活性。所谓“尊重”,是指照顾到了考生各个不同的人生经历,千差万别的情感体验,不赶鸭子上架,强做无病呻吟;所谓“生活性”,体现在这里很容易引起考生对生活的联想,产生真情实感,考生可以写人、写景、状物,也可以写某个场景、某个瞬间,甚至还可以写梦中所见和心中愿景,这是多么丰富的生活啊!

  积极向上、内涵丰厚、朴素温馨,这份中考语文试卷真的很美,确实像初夏时节的一道风景。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