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现两张“新面孔”
点评名师:合肥一中黄云
合肥市“二模”语文试卷是严格按照安徽省新《考试说明》要求命制的一份试卷,体现了新理念新思路,难易适中,顺利完成了新旧课程的过渡。与以前相比,试卷结构变化最大。试卷仍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但第Ⅰ卷为阅读题,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含一篇小阅读(即论述类文章阅读,原称科技文阅读)和一篇大阅读(即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含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三题;第Ⅱ卷为表达题,第三大题“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包括三道选择题和三道表述题,第四大题为作文。
大阅读有很大变化,选取了当代青年作家符浩勇的小说《荒漠一夜》作为阅读材料,这是近几年来在合肥市模拟考试中首次出现小说阅读,我省自主命题卷中也未出现过,并且出现了新题型——探究题,落实了《考试说明》中新增的能力层级——“F.探究”,体现了新课改思想。这一题,先列举了关于对文本中狼与人的关系、小说主题的四种不同理解,要求学生结合小说进行探究,谈自己的看法,分值为8分,足见此题的重要性。既是探究题,观点也就不强求一致,可以是题干中的某一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新的理解,关键是要有探究的过程,且要结合小说。语言的条理性,论据的充分度,论证的说服力应是评判此题得分高低的依据。
分值也作了调整,“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知识选择题少了一题,三分加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中。
评语文 “新面孔”原是“老相识”
整份试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呈现出一副“新面孔”,但细细一看,原来都是“旧相识”。试卷虽结构变化大,但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点并没有多大变化。探究题虽为新题型,但新课改区的高考中早已出现,学生都应做过。小说阅读,安徽近几年虽未考过,但从全国来看,考查的省市并不少,在新课程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小说阅读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学生也应不生疏。
“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所选字音、熟语、病句类型均为常见;概括信息为传统题型;“网络留言”形式新,实则是给情景的“扩展语句”的变型;根据诗句续写特写镜头,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语言能力等的综合性考查,更像是未见图片的“看图写话”。
作文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向前再跨一步”为题。仅看题目,由“再跨一步”至少可推导出两个不同的结果:越过险阻获得成功或坠入悬崖彻底失败。但作文题前的提示性材料,明确告诉我们,有时“再跨一步”才能成功,应从正面立意,当然论述则可从正反两面。命题积极向上,富有人生哲理,对于正处于白热化复习状态的高三学生来说,更是一次高考冲刺前的宣誓。(合肥一中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