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须一瓜 让孩子说人话吧,亲爱的老师
须一瓜(本报终身首席记者、知名作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孩子的作文变得如此华丽轻飘,满纸靡丽造作的呻吟遐思。原来有段时间,我做编辑,经常要看那些指导老师推荐过来的学生稿子,它们源源不断地过来。我后来警告我家丫头,这类的作文,不要看了,永远也不要羡慕它们。
我挡得住我家丫头,我能挡得住现世作文价值观吗?看看我们今年高考优分作文,有几篇的文字不是奢华、锦绣之极?哪几篇不是书袋掉满,管它贴切不贴切,先掉再说。我看现在的学生,如果你的作文“双引号”少了,老师可能就不会给你高分了。
可是,我们想看到“说人话”的作文。我们想看到,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东西。它是带泥带水的,它是血脉丰沛、气韵生动的,是健康自然,哪怕有点稚气有点野,但它带着这个阶段孩子感受世界的新鲜、勇猛,一句话,就是孩子们和这个世界的面对面后的个性化的真情实感。
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魔棒,怎么一下调教出那么多“神话大王”,一拿起笔,就忘记了人话,大家在比赛谁的文字“更神”、“更飘忽”、“更仙女散花”。这种“病梅馆”的局面,老师难辞其咎。老师失去了对作文最根本的价值判断。我们学字、学词、学句子、学作文,最终是能通过用文章表达真实的自己,绝不是轻浮的“舞文弄墨”,更不是举办“奢华文字展”。
来看看这个优分作文中的一段,格林童话给这个孩子“蓦然回首”的感慨——
“摊开掌心,无数的掌纹仿佛凌空而起,泛着萤火,交织成神秘的幻象:霎时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古镇,转瞬又融成玉龙雪山的清澈雪水,忽而一面经幡扬起庄严的图腾,最后耸立起一座孤崖。我临崖垂望,崖下是一面澄静深蓝的湖面……”
我想问,这位批高分的老师,你真的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吗?
靡靡之音,柔弱的、软绵绵的、萎靡不振,这就是我对今年高考优分作文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