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
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等对高素质环境人才的需求,以同济大学环境学科的优势、国际交流平台和国家级研究机构为依托,通过国际化双学位、本硕连读以及优势专业合作等方式,培养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拔尖人才。
2.培养模式特色
人才培养的导师制 通过“一对一”双向选择确定每位学生的责任导师,由责任导师负责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毕业论文指导,达到由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项目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的一流学生的目的。
双语及全英语教学 精选6-8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双语或全英语授课,并聘请国外相关的专家学者承担部分理论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 通过教授领衔的“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实践”三大模块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科学思维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授班主任制 聘请本学科著名教授担任班主任,全面护航学生的大学生活。教授班主任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以及专业发展规划,开展学生学习方法、课程选择与发展方向等咨询,引导学生在学业、身体、心智及品德各方面全面发展。
3.多选择的发展定位
本创新实验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高素质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个发展定位,学生可根据其自身特点、兴趣与志向进行选择。
国际化双学位人才培养 面向大四学生进行选拔,考核通过的学生直接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简称联合国学院)”的国际化双学位培养体系,学业修满且合格者,授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学士学位,以及同济大学与留学深造学校的硕士学位。
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 按照学校规定对大三学生进行硕士研究生免试选拔,符合规定的学生,纳入本硕连读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联合国学院”对外交流平台以及教授团队与国外著名大学间长期合作的资源优势,推荐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出国深造。
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生可选择本专业与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共同实施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计划,学业修满且合格者,授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学士学位,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相关学院共同颁发的跨学科联合培养证书。选择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仍享有国际化双学位及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的选拔机会。
4.招生方式
本创新实验区从2010年开始实施,招生对象为当年考入同济大学环境类、化学类、医学类、物理类、生物科学类、材料类、机械类、土木工程类、软件信息类、能源动力类、海洋与地球科学类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新生,计划招收人数20人。新生入学报到前可自由申请,本创新实验区通过资格审查,结合报名先后次序与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5、招生咨询电话
招生咨询电话:6598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