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下表是某品牌冷风扇生产厂家利用暑假三天时间分别对某中学教室加湿冷风扇做的测评(都以出风口前1.5米距离为标准)统计分析表。读表回答1~2题。
时间 开机前 开机15分钟后 降温与节能效果
8月16日 温度38.7℃,湿度25.7% 温度20.4℃,湿度60.8% 好
8月18日 温度42.9℃,湿度21.3% 温度27.5℃,湿度62.3% 好
8月20日 温度42.8℃,湿度23.4% 温度24.8℃,湿度57.9% 好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 广东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四川省 D. 福建省
2.下列关于该电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冷风扇利用的是水分蒸发过程个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空气温度的降温原理
B. 该冷风扇可在北京、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占、河南等地进行大力销售
C. 该冷风扇的使用会使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D.该冷风扇相对于制冷空调是绿色节能的较佳选择
右下图示意某区域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为
A.36 B.27
C.18 D.45
4.该日北京下暴雪的原因是
①受较强的暖锋控制
②受较强的冷锋控制
③冷气团水汽含量大
④暖气团水汽含量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秋季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此时甲地吹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6.如果图中M线为锋线,则下列沿乙—丙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及2011年的气候资料数据表,回答7~8题。
序号 项 目 多年平均数据 2011年数据
① 年平均气温 11.6℃ 12.5℃
② 日平均气温≥0 ℃的终止日 11月23日 12月17日
③ 年降水量 633.4 mm 557.5 mm
④ 春季降水量 69.1 mm 71.2 mm
⑤ 夏季降水量 463.8 mm 353.7 mm
7.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A.红松 B.杨树 C.樟树 D.沙拐枣
8.该地2011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B.河流封冻天数变长
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低 D.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图为“某地地理位置及气温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之一是 ( )
A.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寒流影响明显
C.盛行东北信风 D.位于山地背风坡
10.下列城市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
A.欧洲西部地区 B.南亚地区 C.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 D.撒哈拉沙漠地区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根据材料回答11~12题。
11.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 )
A.大连 B.青岛 C.深圳 D.上海
12.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 )。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至f为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a、b组成的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我国东南季风和台风登陆属于d环节
C.a、b组成的水循环属于大循环
D.人们可以直接干预的是e环节
1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中 ( )
A.①岩石要经过重熔再生 B.②为沉积岩
C.火山岩属于③这类岩石 D.①②③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15.主要以e环节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
A.华北平原 B.塔里要盆地的蘑菇石 C.青藏高原 D.东北五在连池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左上图海域中 ( )
A.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B.②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C.③洋流为暖流 D.④洋流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7.下列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左上图中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B.左上图中A、B两地气候的形成均受到沿岸洋流的影响
C.影响右上图中两岸等水温线位置不同的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右上图中大气环流左侧近地面气压较高,右侧近地面气压较低
下图为我国2008~2011年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读图完成18~19题:
18.2008—2011年,我国( )
A. 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 B. 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C. 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 D. 人口增长加快
19.“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有利的时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人口红利”目前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
B. 随着老龄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推力将减小
C. 出生率越低越有利“人口红利”期的形成
D.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引进外资不利
下图示意某区域不同信息的图层。地铁建成运营后站点周边地价将随之上涨,但上涨后的地价很难超过50。读图完成20~22题。
20.该区域商业中心最有可能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1.地铁建成运营后,地价涨幅最高的地块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2.地铁建成运营后,甲地的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A.商业用地 B.行政用地 C.绿化用地 D.住宅用地
图下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完成23~24题。
23.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
A.E市 B.F市 c.Y市 D. x市
24.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
A. X M B. X N
C.X H D.X F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左图为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区域某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6.甲乙丙丁四地中,绿洲应分布在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及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27~29题。
27.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B. 下游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 从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
D. 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28.关于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B.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C. 地形低平,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D. 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29.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 荒漠化 B. 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D. 次生盐碱化
读下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甲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 )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动力指向型工业
31.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面积种植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下图是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 制糖、钢铁 B. 纺织、石化工业 C. 服装、机械 D. 微电子、炼铝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 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 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 D. 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下图表示工业铝的产业流程,读图完成34~35题。
34.图示三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最合理的是 ( )。
A.甲-接近原料地 乙-接近动力地 丙-接近市场地
B.甲-接近市场地 乙-接近动力地 丙-接近市场地
C.甲-接近市场地 乙-接近动力地 丙-接近原料地
D.甲-接近原料地 乙-接近原料地 丙-接近动力地
35.丙工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
A.依靠科技降低能耗 B.向乙工厂接近 C.向甲工厂接近 D.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某地(1050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右下图。据图完成36~38题。
36.该地位于( )
A. 赤道附近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低纬度
37.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A. 4个多月 B. 10个多月
C. 8个多月 D. 6个多月
38.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星发射升空。据此回答39~40题
39.该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时,能正确表示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N,122°25′W)的旗杆竿影(图中MM′所示)朝向的是 ( )
40.能够确定城市公共自行车停靠点车辆数量及调配自行车的运输车辆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数字地球 ④北斗导航系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40分)
41. (10分)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孕育渭河平原的主力。图1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2:天水市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境内文化古迹甚多,曾经商贾云集。
(1)结合“渭河流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分析渭河水文特征。(4分)
(2)分析天水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云南物种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这里降雨量较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全球主产地就在云南文山。每年3~5月是田七生长旺盛的季节,而此时恰好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制约了田七生产。
材料二 云南地形水系图(如下图)。
(1)试分析云南物种丰富、药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4分)
(2)试推断图中河段可能的开发内容的理由(2分)
(3)目前云南已初步形成田七的种植、加工和贸易的特色产业,要使该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4分)
43.(20分)
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或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地六校”联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地理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B C A B D C C C B D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B A B A D B D C D C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C D A D D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
(1)水位季节变化大(2分);河流有冰期(2分)
(2)位于渭河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城市建设(2分);位于河流沿岸,河流为城市供水和交通功能(2分);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2分);位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交通便利(2分)。(三点即可)
42. (10分)
(1)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2分);②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显著(2分)
(2) 位于横断山区,落差大(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1分),水能资源丰富
(3)种植环节:保护田七物种资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等(2分)。加工环节: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质量(2分)
43. (20分)
(1)北部高于南部(2分);中部(山地)大于东西两侧(低地)(2分);西(北)部沿海空间变化较大,东(南)部沿海空间变化较小(2分);
(2)东南坡地势比西北坡缓(2分),土层比西北坡厚(2分);东南坡光照比西北坡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2分)。
(3)乳畜业(2分);S半岛南部终年温和湿润(2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饲料丰富(2分),适合发展乳畜业;人口、城市密集(2分),接近消费市场(2分);交通便捷等(2分)
点击下载: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