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郑州高三二模考试后复习策略
|
|
| 整理自:东方今报 2009-4-8 10:57:50 |
□今报记者 崔莉莉 目前,郑州高三年级的二模考试已经结束,拉开了高三第三轮复习的序幕。在这最后两个月的复习中,考生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不同层次的考生复习起来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还需要跟着老师走?家长需要做些什么?面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长期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的李功毅老师。 二模后,第三轮复习要回归课本 最被郑州高中学校师生看重的二模考试已经结束,似乎每个考生将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已经定了。 “其实不然,考生们还是有不少提分空间的。”李功毅说,刚开始的第三轮复习,主要是进行集中的模拟测试,几乎每周都有“实战演习”,在考试题型、考场气氛、师生态度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接近高考,为的是让考生通过大量的测试练习,提前感受高考的氛围。等“练”出来了,进考场才能不紧张。 “虽然每周测试,但是课本丝毫不能丢。”李功毅认为,越是到最后,越是应该回归课本。所谓“回归课本”,是指考生在做题后,发现哪些错了、错的都是哪些知识点、是书本中的第几章,然后拿起书本,重新查漏补缺,保证下次不再错。 李功毅强调,考生千万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这样不会有任何提高的。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多少分、排什么名次,而是为了看自己哪些知识点还没掌握。 模拟测试考“差”了要高兴 “有了正确的对待模拟测试的心态,就该为考‘差’了高兴。”李功毅解释说,并不是让考生专门去考差,这样说,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考生,现在考差了,正好可以发现哪些是自己还不会的,赶紧补上,并告诉自己“幸好不是高考的时候才发现”;对于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考生,模拟测试考不好,也不要气馁,考试本来就是个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这次错了30道题,那至少可以先纠正3道题,模拟次数多了,也意味着进步越来越大。 此外,不同层次的考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有侧重的复习。如中上等成绩的考生,可以在查漏补缺的同时,钻研一些压轴大题,在高考中,这就是区分优秀和较优秀考生的杠杆;中等偏下的考生,主要注重基础训练,保证答题的正确率,兼顾难题;成绩较差的考生也不应该放弃,而是抓住自己会的、平时能拿分的题目加强训练,类似考试中的倒数一、二道大题可以适当放弃,“这两道题通常才40分,前面的110分全答对了,成绩一点都不差。”李功毅说。 另外,李功毅建议高考真题在5月份练习比较合适。 与孩子谈点和高考无关的话题 家长在最后阶段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李功毅介绍,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孩子睡眠正常,不受打扰,吃得健康营养;其次,可以提前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搜集工作,现在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的招生简章公布了,都可以提前存档,但是最好不要和孩子过多讨论;在与孩子的交流中,避免提及高考话题,更不要说“十几年的辛苦,就看这最后两个月了”之类的话,避免给孩子增加压力。“有的孩子适合压力,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压力,甚至会被压力压垮。”李功毅说,学校天天的高考倒计时牌,已经在不断提醒考生,所以家长最好能给孩子多减压。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