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海南高考 > 文章正文
 
海南:2007年高考怎样应对必修选修两模块
2007-3-1 10:52: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体:小 大】

 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首次高考,2007年海南省高考方案备受社会关注,新高考方案从传统的“3+x”模式改为“3+3+基础会考”模式,实行超量命题,限量做题(即试题由以往的全部为必考题改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给学生课程选择和潜能发挥提供了条件,有利于高校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择。

那么针对新高考方案的变化,考生在物理学科复习中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呢?

  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物理学科的考试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两类试题,模式是“4+2”即四个必考模块再加两个选考模块。必考模块是“物理1”、“物理2”、“物理3-1”和“物理3-2”,选考模块是从“物理3-3”、“物理3-4”和“物理3-5”中三选二,试题的呈现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从该模式可以判断出,2007年的物理学科考试更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牛顿运动定律、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场的概念、电磁感应等,通过对以上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运用做功和能量变化的观点、力和运动的观点、守恒思想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以前的考纲中原来是主干知识的“动量守恒”,成了选考内容(动量是“物理3-4”模块中的内容),为了尽量体现选考模块难度的一致性,选做题部分的考查更突出的是能力立意和考查考生的物理素养而不追求偏题、难题和怪题。

  综观《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可以看出,2007年的新大纲对不少知识点的要求有所降低。例如,在必考模块《物理3-2》中,对第一主题“电磁感应”,新大纲将原来做Ⅱ要求的“电磁感应现象”和“磁通量”降为了Ⅰ要求,并且原来的两个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和“日光灯”没有单独列出,只是增加了考点“涡流(Ⅰ要求)”;而在“交流电”这个主题中,不但删除了考点“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而且所有的考点要求都是Ⅰ。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7年的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及试题的设置不在于追求试题的难度,而是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考查考生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情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考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检验考生五个方面能力

  新高考同样提出要考查考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可具体归纳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基础,考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理解能力,其他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而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深入。

  因此,新高考同样重视对考生基础能力的考查,复习重点应放在夯实基础上,控制好难度,放弃偏、难、繁和题海战术,着重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考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注重培养识图表、析图表、用图表、绘图表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和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有序分析问题的水平。

  仔细研读新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课程标准,紧扣大纲复习。新大纲是2007年高考的依据,考生要特别重视对大纲的研究,紧扣大纲来展开复习。

  新大纲和高考说明修订的依据是物理课程标准,无论是必考模块还是选考模块,考试要求都不会超出课标的教学要求。高三的物理教师作为考生复习的指导者,应该仔细研读课标,避免任意拔高复习难度,或是遵循以前复习的套路,从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凸显课改理念。近年来,高考物理命题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反映科技进步,阐释实际生活、透视社会热点等方面作了大胆尝试。因为这类试题往往能较有效地考查考纲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处理这类问题能直接反映出考生的科学素养,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因此,新高考还会继续向这个方向发展。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