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海南高考政治科目首次增加选考内容
|
|
| 整理自:海南特区报 2009-3-9 11:22:14 |
2009高考说明名师解读系列报道 政治科目首次增加选考内容 核心提示 备受关注的我省2009年高考说明日前出台。作为高考命题的“指挥棒”,今年各科高考说明的命题思想、考试内容变化、选考内容、题型题例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为帮助考生复习备考,本报陆续推出“名师解读高考说明”系列报道,邀请高三年级的各学科老师为高考考生详细解读今年的高考说明。 记者 解莹 见习记者 张琳琳/文 记者 单正党/图 曾玉薇 海南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中级教师 政治:首次增加选考内容 曾玉薇老师介绍,今年高考政治科目的考核目标要求没有变化,但是考试目标要求叙述的比去年更加具体、详尽,更具有指导性。在此基础上今年更加突出考察考生的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整个知识体系的驾驭,表现在语言组织的逻辑性。 [内容变化] 首次增加3选修模块 首先,在考试范围上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在原来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4个必修模块的基础上,首次新增3个选修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国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其次,从分值的变化上来看,由过去的经济生活的约占30%变为今年的27%。政治生活由约占25%变为23%,文化生活约占15%没有变化,生活与哲学的约占30%变为27%,少出来的分值部分放在今年新增的选修模块中,约占8%的分值。 第三,选考内容包括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3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第四,在《个人收入的分配》这一课中,考点“分配原则”表述变成“效率与公平”,并根据现行高一所使用的2008年第3版教材,保留了“收入分配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将“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调整为“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删除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这一点曾老师特别提醒考生注意,按调整后的知识点复习。 第五,在《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中,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删掉了“经济建设的目标”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内容,增加了“经济建设的要求”内容。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表述变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六,在文化生活部分,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述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中内容“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变为“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删除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和“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删去了考点“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增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考点,增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内容,删去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内容。 [复习建议] 全面复习,抓住重点 建议考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其所列的考点(知识点)准确掌握,注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细微变化。在复习中要将课本知识全面地复习到位,以牢靠熟练的基础知识应对高考的千变万化,这才是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 曾老师建议,复习时要达到知识体系的全面覆盖,抓住主干知识,适度练习。全面复习,抓住重点,尤其是必考点和高频考点,如价格、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内容。对于新增加的考点要注意与时政相结合。这一点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注意听讲,在头脑里建立起系统的知识库。进行有选择的练习,注重培养解题技巧和能力。做题时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形成思路并找准关键词,再组织答案。形成思路,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对做过的习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规范化答题的良好习惯,恰当地运用学科术语,注意答题的学科语言,避免大白话。完善答题步骤,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答题的时候,论证问题思路要清晰,不要颠三倒四。答题要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政治复习要坚持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正确处理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关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常见的重要题型。 曾老师特别强调, 建议在高考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巩固知识点。循序渐进地复习,切忌“临时抱佛脚”。在复习时政热点时,一定要注意热点的背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劳跃磊 海南中学 中级教师 历史:选考内容增2选修模块 据介绍,根据我省2009年的高考说明,历史科目没有增加、删除的考点,但一些考点的提法有细微变化。 [内容变化] 选考内容有所变化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选考内容今年有所变化。在去年的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评说4个模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2个选修模块,今年调整为6个选修模块。考生由过去的4题变为6题中任选2题作答,若考生全选则按前2题批阅。 [复习建议] 要学会灵活运用 劳跃磊老师介绍,在考试说明中,从知识点的专题分布来看,必修部分仍然是高考中的重点,但选做题也是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分值。在课堂上,建议考生一定要跟住老师的节奏,针对个人的知识缺陷和能力不足对症下药。考生在对知识点的把握上不要死抠考纲,要学会灵活运用。学会对考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复习时仍然要重视把握基础知识。重视对历史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考查,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主干知识到思维能力的形成,重视历史概念的掌握。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复习阶段,学生要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 要善于运用课本,通过练习巩固、深化、活化历史知识。建立起历史的知识框架结构,充分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做题的质量,努力提高练习效益。练习设置应集中体现新材料、新情境,信息量适中,强调试题的题眼。通过做题训练,锻炼自己的阅读、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还应该从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接触破解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体会考生应该“怎样答”,直接积累做题的经验和提高解题的技巧。 建议考生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要不断地对自己做的错题进行反思,因为这些题往往反映了你的薄弱环节。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