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设计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均采用题组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围绕某一主题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考试内容及要求:基本能力测试的目标主要包括观察社会生活,分析、解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等九项内容。基本能力的考试范围涉及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及相关内容。试题设计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导向性、开放性、时代性五个特点。
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用时为120分钟。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
试卷结构: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由若干题组构成,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分值共 30分。第Ⅱ卷由若干题组构成,根据考查需要,在每个题组内部设计多种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填空、问答、识图、绘图、判断、列表、设计、归类、连线(匹配)等,分值共70分。
教师点评:
两个知识点有变化
山东济南中学教师刘威:从考试内容来看,今年在两个知识点上有变化。基本能力测试目标的第3点中,新增加了“ 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的要求;第4点,“ 与现代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中,“学习”、“探究”都是今年新增加的字眼。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今年的基本能力测试更侧重于学生实践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考生在备考时,学生的知识面要广泛,每科都要了解一点。知识上,学生要关注基础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东西;技能上,要掌握基本技能,如运动保健、基本软件信息、绘图功能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应体现时代精神,关注民生和时代热点;运用实践能力上,要有能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必考的内容,学生在备考中最好能做1至2 次研究性学习,一定要操作,不要只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