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应届三校生报名问答
整理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09-3-23 15:51:25

1、今年普通高等院校招收应届“三校生”有多少所院校?招生计划是多少?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收应届“三校生”的院校有23所,招生计划共6250人,其中本科320人(含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特招听力残障考生20名),专科5930人。

 

2、参加应届“三校生”高考的报名对象有什么规定?

   下列三种对象可参加5月份的应届“三校生”高考

1)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三校生”(含本市常住户口在外省市就读的应届“三校生”)

2)经市教委批准招收的外地生源应届“三校生”(不含“定向培养”、 “对口支援”形式招收的外地生源毕业生);

3)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应届“三校生”;

注意:考生如已报名参加20096月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则不能再报名参加5月的“三校生”高考4月初已被21所依法自主招生院校录取的考生也不能报考。

 

3、如何办理报名手续?

应届“三校生”高考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并到现场确认信息的办法,具体报名时间、步骤和规定如下:

1)网上报名时间为419:00316:00

网上报名步骤:

登录本网站——点击“新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点击“注册”——阅读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场规则——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拍照号判别(考生报名前向自己学籍所在的学校索取自己的拍照号,如果已取得号码则选择“有”,并准确输入十位拍照号;如果没有拍照号,可在本选项中点击“无”进入下一流程)——阅读有关政策及操作要点——输入基本信息(包括自己设定6位数供网上报名使用的密码)和填报志愿——浏览所填写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取得报名流水号,网上报名成功。

友情提醒:

①网上报名期间,如果要修改自己已经填写的信息,可登录报名网站,在“是否新用户?”选项中选择“否”,然后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和网上报名密码,即可看到自己的信息,如有差错,可以在网上修改。

②网上报名结束,考生报考第一志愿院校信息和第二志愿院校信息均不准再更改。

③考生应记住报名流水号和自己设定的网上报名使用的6位数密码。

④考生在报名前应对拟报考的学校作必要的了解,可以通过报纸、高校网站、高校招生简章等对报考学校有初步的了解,特别应记下相应高校的地址、咨询电话等,也可参考由市教育考试院编印的《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考生报考指南》一书。

⑤网上报名后最好把自己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摘录下来,便于前往现场确认和参加专业考试。

2)现场信息确认时间为41415日(每天9:0016:00,地点:考生报考的第一志愿高校或高校指定的地点。

现场确认时考生必须携带的证件和材料:

①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学籍所在学校的学生证

②学籍所在学校出具的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的报考资格证明

③网上报名流水号

④报考费:报名费25/人,文化科目考试费26/

注意:现场确认时考生应仔细核对除志愿信息外的报名信息,特别要注意核对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如果信息差错将不能及时收到成绩通知单和录取通知书,确认无误后才能签字,考生报名表一经签名所有信息都不得再更改。

 

4、填报志愿有什么规定?

应届“三校”毕业生可按文、理专业大类对口的要求报考,可填报2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内可填2个专业(系)志愿。招生院校按志愿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友情提醒:①大类对口是指考生现在就读的中职专业和自己要报考的高校专业基本对口,因为不同专业对专业基础的要求是不同的,学校加试的专业技能考试科目也不一样,考生应该报考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

②所报2所院校的专业必须科类一致,即全部是文科或全部是理科,不能交叉填报,且以第一志愿院校的第一专业判定考生填报志愿的科类。

 

5、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的志愿能否交叉填报?

第一志愿院校的第一个专业填报的是艺术类专业,第二专业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的2个专业可以填报艺术类专业,也可以填报非艺术类专业。如果该考生未被艺术类专业录取,其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非艺术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可按其所填的非艺术类专业录取。

若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第一个专业是非艺术类专业,第二专业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的2个专业志愿也只能填非艺术类专业(即所有专业只能填非艺术类专业)。如果该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非艺术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但未被所填报的志愿录取,在补填志愿时,也只能补填非艺术类专业。

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既有本科专业,又有高职专业,是否可以都报?

如果考生既要填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或上海电机学院本科专业,又想报该校的高职专业,在网上报名填报志愿时必须在专业一选择栏内先选择本科专业志愿,然后才能填写该校的2个高职专业志愿。

 

7、没有拍照号是否影响报名?

没有拍照号码不会影响考生报名的。应届“三校生”的数码照片由上海健生公司负责进行采集,大多数考生不用再拍摄数码照片。对于信息库中没有照片的考生在第一志愿高校现场信息确认时,学生会得到通知到指定地点拍摄。拍摄数码照片时间为41416日(每天9:0016:00,地点:瞿溪路350号)。

 

8、应届“三校生”高考有没有咨询活动?

329(星期日)8:3016:00,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组织招收应届“三校生”的所有院校参加网上咨询活动。咨询网址:本网站和东方网(www.eastday.com)。

考生也可以通过招生院校的网站或电话了解咨询有关问题。各校自行组织的咨询活动和联合咨询活动时间可关注媒体和高校网站信息。

 

9、应届“三校生”高考的考试科目是什么?什么时候考试?

普通高校招收应届“三校生”考试分文化课考试(语文、数学、外语3科)和专业技能课考试(2科)两部分,俗称“3+2”。

1)文化课考试科目、时间: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考试时间:516(星期六) 上午  9:0011:30 语文;

                            下午  2:003:40 数学;

          5月17(星期日) 上午  9:0010:40 外语

2)专业技能课考试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的高校组织实施,考试内容、时间详见各招生院校招生简章。

3)各科考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听力为20分)三门文化课,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两门专业技能课,每门满分均为100分。

 

10、考生是否需要参加所报考的第二志愿高校组织的加试?

考生不必参加所报考的第二志愿高校组织的加试,如果没被第一志愿录取,所报的第二志愿的高校会参考考生所报第一志愿高校的加试成绩,按学校招生章程的相关规定录取。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必须大类统一,文理不能交叉填报。

 

11、统一文化考试是在报考的学校进行吗?什么时候领取准考证?

统一文化考试试场由区高招办组织安排,考试地点见准考证。考生应于512到报考的第一志愿高校或高校指定的地点领取准考证。

专业技能考试由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的高校安排。

 

12、应届“三校生”高考如何体检?

应届“三校生”高考的体检工作,由考生毕业学校与所在区、县体检站联系组织进行。

招生院校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培养要求,提出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并事先向社会公布。新生入学后,招生院校可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13、应届“三校生”高考可以报考艺术类专业吗?如何参加专业技能课考试?

普通高校招收应届“三校生”计划中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考生可以参阅《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考生报考指南》中学校开设专业后面“科类”要求。艺术类专业加试科目就是学校“专业技能考试科目”,因此,只要在网上报名并填报志愿后,专业技能课考试的报名也完成了,不需要另外报名,只要在41415日到第一志愿报考的高校确认就可以了。

注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看清学校开设专业的专业技能课考试科目是否适合自己。

 

14、应届“三校生”高考有什么加分政策?加分分值是多少?

应届“三校生”高考加分有二种,一种是推荐加分,一种是政策性加分,具体项目、加分条件和加分分值如下:

项目

加分条件

证明单位

加分分值

提交方式

在校期间曾获得省市级(含省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1、本市考生符合加分条件者,由考生所在中职学校将名单上报市教委审核

2、户口在本市、而在外省市就读的应届“三校”毕业生中符合加分条件者,直接向市教委提出申请,由市教委负责审核。

12

市教委审核批准后抄送市教育考试院

在校期间2次获得或毕业学年期间获得区县或主管单位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6

在校期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个人全能奖的技能特长生

6

 

 

 

少数民族

 

 

 

户口所在地的区(县)民族事务部门证明

3

考生将有关部门证明(原件)在现场确认信息时交给报名高校审核。

注意:

1)以上附加分均是在三门文化课总分上加分;

2)同时符合推荐加分和政策性加分条件的考生,投档时只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