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浙江高考 > 文章正文
 
1300余所普通高校录取25.7万名浙江考生
2007-8-20 11:41:40 来源:浙江教育网 【字体:小 大】
经过40多天的连续工作,我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8月17日晚上顺利结束。省内外1300余所普通高校录取我省考生约25.7万人,录取率为72.5%。其中文理本科生12.85万名、专科生约11.11万人,艺术体育类考生1.74万人,总量较去年增加0.7万人。

    我省首次实施的平行志愿政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使今年的招生出现了很多新气象,省教育考试院以考生为本千方百计增加招生计划的举措扩大了考生的录取机会,使今年的录取率比预计的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贯穿于招生工作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使今年整个录取工作显得平稳、平静。

    公平、公正、公开,阳光招生平稳有序

    我省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平行志愿等以考生为本的为民之举,最大限度为考生增加录取机会,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整个过程平稳、平静。

    我省始终将公平、公正、公开贯穿于招生工作的全过程,严守招生工作这方“净土”。建立健全了监考三回避制度和高考责任制,并利用现代技术防范考试舞弊,首次启用无线电监控。在录取过程中严格实施阳光招生,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今年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从考生利益出发,以考生为本的为民之举。有关专家学者指出,面向全体考生,全面贯彻落实招生“阳光工程”,深得人心,意义十分深远,这不仅确保了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还对全社会的公平、公正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平行志愿的实施从制度层面上维护了考生利益,这一制度的实施保证考生各得其所进入相应高校,也保证了高校相对稳定的生源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录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今年我省有35.88万名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7000多名,为了使录取率保持与去年持平,让更多的考生能上大学。高考前,省教育厅就充分挖掘省内高校潜力,省教育考试院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省外高校,争取到部分省外院校在我省追加计划,本科院校就增加了1000多名计划。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省教育考试院本着一切为考生利益出发的原则,特别关注和监控高分考生录取情况,及时与高校沟通,以浙江优质的生源吸引省外高校追加计划,使更多高分考生进了理想的高校。清华,北大在我省实际招生计划比公布计划多97人。

    根据往年由于考生放弃造成第四批少量招生计划浪费的现象,今年省教育考试院将往年的四、五两批的院校合并,全部放在第四批招生。这一改革措施使今年的考生各取所需,有效避免了招生计划浪费的现象,今天晚上最后的录取情况显示,今年第四批10.7万个招生计划一个不浪费,并且还扩招了2000余人。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工作程序和进度要求,及时采取计划调整和降分、征求志愿等相关措施,用足用好每一个招生计划也是今年录取率得以提高的一大原因。今年招生中每个批次都进行了2次征求志愿,虽然招生部门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更多考生因此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另外,省教育考试院对残疾考生的投档实行全程跟踪关注,力争投档残疾考生百分百录取。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第三批的第二次征求志愿就让138名考生抓住了读本科的机会。今年我省还积极争取到艺术类额外招生招生计划,并通过征求志愿,最大限度地扩大考生录取机会。

    正是有了各方的努力和“多管齐下”,今年我省高考录取率才能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不要小看这1.5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5300个浙江考生能上大学,5300个家庭看到了希望。

    平行志愿:考生和高校取得“双赢”

    今年是我省高校招生首次实施平行志愿,从文理科4批的录取情况可以看出,平行志愿政策实现了考生和院校的“双赢”,不仅大大避免了生源“撞车”、“大小年”现象,高分落榜的考生也为历年来最少,从而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也优化了院校的生源质量。

    在“平行志愿”的规则下,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大大降低,减少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带来的遗憾。考生和家长普遍反映,“平行志愿”“靠分数说话”,体现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不是与他人的“博弈”,心态更加理性平和。

    从录取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已经享受到了“平行志愿”改革带来的好处,基本上能按其分数各就各位。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今年第一批一次投档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99%以上,是浙江历年高校招生录取投档率最高的一次,“高分落榜”人数是近几年来最少的。以文科第一批为例,今年征求志愿前上线未录取考生中,超一本线40分以上仅两人,超一本线30分以上仅36人,而2006年第一批补报志愿前上线未录取考生中,分别有21人、99人。

    而对高校来说,实施平行志愿有助于引导社会科学客观地评价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进而能引导高校进一步关注提升自身内涵,对高校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通过“平行志愿”的实施改变了高校招生中存在的“大小年”现象,生源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各批次名牌高校生源集中、投档线有所提高。像浙江大学,今年理科招生名次比去年上升了近1000名,文科招生也上升了300多名。一般院校也能各得其所,院校的满足率大幅提高,“断档”、“撞车”情况基本消除。像属于“211”工程的东北大学,去年理科计划招收75名,第一批分数线上填报该校的考生仅有55名。而今年该校计划招收85名,595分以上填报该校的考生就有102人。

    平行志愿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肯定,有望推广

    虽然平行志愿的政策还有待在今后的普通高校招生中不断完善,但以保护考生利益为出发点的平行志愿已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肯定,今年还是按老办法招生的艺术类考生对平行志愿的呼声很高。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今年文理科实施“平行志愿”改革的探索成功后,我省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和完善这一改革举措,让更多考生享受到“平行志愿”带来的好处。据了解,我省平行志愿的“浙江经验”也引起了一些省市区教育招生部门的关注。

    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所填志愿的“命中率”,但在录取中也发现,一些考生由于院校间没有梯度,结果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全部“脱出”,只能在征求志愿时寻求机会,有的甚至“掉”到下一批,这是明年的考生在填志愿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说,在选择平行志愿院校时,一定要有梯度,最好有一个“保底”的院校志愿,以提高在该批次录取的保险系数。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