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西湖高中高三数学备课组
2009年浙江考试说明(依据2009年课标版)和2008年浙江考试说明(依据2008年大纲版)相比较,有了一些变化,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理念。
《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如下:
NO.1与2008年大纲版比较增加部分及考试预测:
一.集合部分增加:“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体现高考可从不同的方面去考查集合,解决方法更加多样化。
二.函数部分增加:
1.幂函数:属于了解内容,非考试重点。
2.分段函数:会考查其应用。
3.函数的零点: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判断零点个数,也可在大题中考查其判断方法。
三.立体几何增加:三视图。考试可能以“已知三视图,画出直观图并根据直观图进行相应的计算或证明”的形式出现。
四.增加算法初步:以程序框图的形式考选择题或填空题。
五.概率增加:随机数和几何概型。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六.不等式部分增加:对于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七.常用逻辑用语增加: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含有一个量词命题的否定。
八.增加推理与证明: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演绎推理的考查形式可以渗透在大题的证明中考查。
NO.2在2008年大纲版基础上强化的部分及预测:
一.集合:能使用韦恩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拓宽了解题途径和渠道。
二.函数:
1.强化了函数的最值求法及几何意义。
2.强化了函数模型及应用。明确提出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模型。可以在小题或大题中以背景、载体的形式出现。
三.立体几何:强化了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注重了定理本身的来源及其用定理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四.解析几何:
1.强化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可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2.强化了用坐标法解决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以大题的形式考查。
五.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强化了向量的长度、两向量的夹角公式,两向量间距离公式,并会用其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2.明确提出能用向量方法表述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平行和垂直关系。
3.明确提出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
4.明确提出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这一部分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
六.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由了解改为理解。要求加强。
2.强化了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并且是掌握层次。
NO.3在2008年大纲版基础上降低要求或取消的部分及预测
一.函数:
降低了要求反函数要求。由“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降低为“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考试题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二.不等式:取消了不等式a-b≤a+b≤a+b,放到选修IB模块。
三.三角函数:
1.函数中的参数A,由理解其物理意义,改为了解参数A,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2.取消反三角函数符号,再不予考查。
四.解析几何:
1.双曲线由“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降低为“了解双曲线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几何性质”。这一变化说明双曲线考查可能只在小题中出现,难度不大。
2.取消“圆的参数方程”,放到选修IB模块中考查。
五.概率统计:取消“线性回归的方法和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