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公众对我国教育的满意情况,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搜狐网站,于2005年11月10日到12月8日在搜狐网的教育频道上进行了一次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006份。
教育满意度问卷结构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公众对教育总体情况的满意度、当前教育领域里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当前应当首先解决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满意度评价分项指标体系。
教育满意度分项评价指标分为7个类别,共20个具体指标。7个类别分别是教育公平、教育收费、教育过程、教育决策、参与制度、教育质量、教育选拔制度、教育的个人效益和效能感。每个类别下由相应的代表性指标组成,分别指陈满意度评价的具体内容。
采用百分制计分法以及比例粗略估算法,很不满意计20分,不太满意计40分,一般计60分,比较满意计80分,非常满意计100分;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群体列入低满意度群体;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群体列入高满意度群体。
从调查对象特征来看,年龄集中在18到45岁之间;男性比例是女性的两倍;非学生、非家长比例较高;职业类别中,教师比例接近一半,干部管理、专业人员近四分之一,调查对象总体文化程度较高。如表1-1所示。
表1-1 网上调查对象特征
调查对象结构 |
性别 |
身份 |
年龄 |
职业 |
男性 |
女性 |
学生 |
非学生 |
家长 |
非家长 |
18岁以下 |
18至30岁 |
31至45岁 |
45岁以上 |
干部、管理人员 |
专业技术人员 |
教师 |
职工 |
自由职业者 |
其他 |
比例(%) |
67 |
33 |
18 |
83 |
37 |
63 |
2 |
37 |
48 |
13 |
13 |
11 |
46 |
4 |
4 |
18 |
一、公众对教育总体情况的满意度
1、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处于低满意度状态,表明公众的教育期望和对教育现实的看法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总体情况满意度分值仅为35.28分,介于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选择之间。77.8%的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仅4.1%的公众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
2、作为直接的受教育者,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34.30分),其次是学生家长(35.03分),教师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35.88分)。
3、45岁以下的公众表现出年龄段越高,教育总体满意度越低的趋势,从高到低的排列是:18岁以下(35.71)、18-30岁(34.92)、31-45岁(34.75)。45岁以上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最高(38.22),明显要高于其他年龄段。
4、女性对教育的总体满意度(36.39分)高于男性(34.70分)。
5、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从高到低按职业的排序是:干部、管理人员(37.30),职工(36.47),教师(35.88),专业技术人员(32.49),自由职业者(30.43)。
二、公众认为当前教育领域里最突出的问题
1、公众认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里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德育、体育,这和当前中小学忽视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的情况是相符的(如表2-1)。教育部关于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以及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
表2-1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排序
|
基础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
选择比例(%) |
1 |
忽视德育、体育 |
30.00 |
2 |
教育腐败 |
29.76 |
3 |
学业负担重 |
20.39 |
4 |
择校热 |
10.19 |
5 |
高收费 |
9.66 |
2、公众认为高等教育里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学教育质量滑坡,反映公众对近年来高等教育扩张、培养质量滑坡等问题的关注和不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已经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表明了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高度重视。
表2-2 高等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排序
|
高等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
选择比例(%) |
1 |
质量滑坡 |
33.32 |
2 |
毕业生就业难 |
23.65 |
3 |
学术腐败 |
22.68 |
4 |
高收费 |
19.52 |
5 |
学习、食宿条件 |
0.83 |
三、公众认为当前应当首先解决的教育问题
公众认为农村义务教育和教育腐败是当前应当首先解决的两个问题。中小学学业负担重、高等教育质量滑坡、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选择比例也都在10%以上。如表3-1。
表3-1 当前应当首先解决的教育问题
排序 |
选项 |
选择比例(%) |
1 |
农村义务教育 |
23.14 |
2 |
治理教育腐败 |
23.00 |
3 |
中小学学业负担重 |
13.90 |
4 |
高等教育质量滑坡 |
11.79 |
5 |
大学生就业难 |
10.83 |
6 |
发展职业教育 |
6.32 |
7 |
教育乱收费 |
5.61 |
8 |
中小学择校热 |
4.31 |
9 |
高校贫困生 |
1.10 |
四、教育满意度分项调查
调查显示,公众对表4-1所列的7类问题中,满意度最低的是教育公平(34.76分),其次是教育收费。比较而言,公众对教育选拔制度的满意程度较高(46.63分)。评价最高的是个人的教育效益和效能感,也就是说,尽管对教育存在诸多不满,但教育仍然对多数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人们仍然对教育抱有积极的期望。
表4-1 教育分项满意度评价表
排序 |
教育满意度
类别 |
教育满意度分值
(百分计) |
1 |
教育公平 |
36.84 |
2 |
教育收费 |
40.72 |
3 |
教育过程 |
42.62 |
4 |
教育决策、参与制度 |
42.73 |
5 |
教育质量 |
44.23 |
6 |
教育选拔制度 |
46.63 |
7 |
教育效益和效能感 |
56.89 |
1.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评价
教育公平的满意度评价内容由城乡教育差距,地区差距,教育腐败,择校,进城务工子女的受教育条件和环境、中小学的学校之间差距、政府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措施等7个指标组成。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公平的平均满意度最低,平均分为36.38分,如表3-2。公众最不满意的教育公平问题是城乡教育差距。另外,地区教育差距、教育腐败,择校,进城务工子女的受教育条件和环境、中小学的学校之间差距等5个指标的满意度分值也比较低,但对政府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举措,有较积极的评价。如表4-2。
表4-2 教育公平满意度评价
排序 |
教育满意度
指标 |
满意度分值
(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1 |
城乡教育差距 |
29.02 |
94.5% |
4.8% |
0.7% |
2 |
地区教育差距 |
31.56 |
91.5% |
5.0% |
3.5% |
3 |
教育腐败 |
34.42 |
83.1% |
11.9% |
5% |
5 |
通过交纳赞助费、择校费 进入“优质学校” |
36.62 |
78.7% |
10.7% |
10.6% |
6 |
进城务工子女的受教育条件和环境 |
37.19 |
80.1% |
16.3% |
3.6% |
9 |
中小学的学校之间差距 |
39.77 |
75.6% |
14.6% |
9.8% |
14 |
政府在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上所采取的措施 |
46.11 |
58.2% |
26.2% |
15.6% |
2.公众对教育收费的评价
包括高校收费水平、中小学乱收费两个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教育收费的平均满意度分值是40.72分,如表4-3。
(1)公众普遍认为高校收费额度很不合理,列不满意的第4位。82.3%的公众认为很不合理、不太合理,仅4%的公众认为很合理、比较合理。结合当前诸多家庭对高校费用负担的调查,表明高校高收费额度并不为公众所认可。
(2)关于中小学乱收费问题,25.4%的公众认为这一现象不严重和不太严重,但仍有超过一半(59.8%)的公众表示认为很严重、比较严重。
表4-3 公众对教育收费的评价
排序 |
教育满意度
指标 |
满意度分值
(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4 |
高校收费水平 |
35.01 |
82.3% |
13.7% |
4% |
15 |
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看法 |
46.42 |
59.8% |
25.4% |
14.8% |
3.公众对教育过程的满意度评价
包括中小学课业负担、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的愉快度、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三个指标。公众对教育过程的平均满意度分是42.62分,如表4-4。
(1)76.2%的公众认为中小学负担很重、比较重,满意度平均分为39.15分;列不满意排序的第7位。其中中学生满意度(34.72分)明显低于平均值(39.15),低于学生家长的满意度(38.03分)和教师的满意度(38.8分),但是,作为已跨过高考独木桥的在校大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41.24分)。
(2)72.9%的公众很不同意、不太同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感到愉快”,满意度得分为41.46分,列20个不满意满意度指标排序的第11位。其中学生的满意度值(39.84分)要低于教师满意度值(41.77分)。
(3)公众对“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平均分是47.24分,列20个教育满意度指标排序的第17位。41.2%的公众持一般态度,但是有33.2%的公众态度极端,认为“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很不和谐。表明在这一问题上,公众的态度出现较大的分化,大部分师生关系正常,但也有较高比例的师生关系恶化。其中中学生的满意度(50.74分)要高于大学生(48.75分)。
表4-4 公众对教育过程的满意度评价
排序 |
教育指标 |
满意度分值(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7 |
中小学课业负担情况 |
39.15 |
76.2% |
16.6% |
7.2% |
11 |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感到愉快 |
41.46 |
44.9% |
43.8% |
11.3% |
17 |
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 |
47.24 |
44.9% |
41.2% |
13.9% |
4.教育决策、参与制度的满意度评价
内容包括教育部门决策,中小学教育的家长参与两个指标。公众对教育决策、参与制度的满意度平均分是43.86分,如表4-5。
(1)70.7%的公众对当前教育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情况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满意度得分为39.73,列20个指标的第8位。
(2)公众对“中小学教育的家长参与情况”满意度为45.73分,介于不太满意和一般之间。列教育不满意的第13位。其中教师的满意度(43.07)和学生家长(44.87)的满意度都要低于平均值(45.73分)。
表4-5 教育决策、参与制度满意度评价
排序 |
教育指标 |
满意度分值
(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8 |
当前教育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 |
39.73 |
70.7% |
19.0% |
10.3% |
13 |
中小学教育,家长参与情况 |
45.73 |
60.3% |
28.1% |
11.6% |
5.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价
包括大学教育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师资水平等三个指标。公众对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平均分是44.23分。如表4-6。
(1)公众对“大学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是40.96分,列教育不满意排序的第10位。68.9%的公众表示对当前大学的教育质量很不满意、不太满意。其中大学生的满意度分值(37.5分)要低于平均值。
(2)公众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满意度是43.54分,64.5%的公众表示对当前学生的综合素质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教师(42.01分)低于学生家长的(43.78分),低于学生(44.40分)。
(3)公众对“学校的师资水平”的满意度是48.19分,12.1%的公众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但有53.9%的公众持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态度。其中学生的满意度(46.39分)明显低于教师的满意度分值(49.11分)。
表4-6 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价
排序 |
教育指标 |
满意度分值(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10 |
大学教育质量 |
40.96 |
68.9% |
26.8% |
4.3% |
12 |
学生的综合素质 |
43.54 |
64.5% |
29.0% |
6.5% |
18 |
学校的师资水平 |
48.19 |
53.9% |
34.0% |
12.1% |
6.教育选拔制度的满意度评价
公众对中考、高考制度的满意度是46.63分。如表4-7。19.3%的公众认为中考和高考制度很合理、比较合理,反映公众对中考、高考制度有一定的认可,但仍有60.4%的公众认为很不合理、不太合理。其中,中学生更倾向于持不合理的态度,其满意度分值(39.27分)明显要低于平均值(46.63分),并且也低于教师(47.70分)。
表4-7 教育选拔制度的满意度评价
排序 |
教育指标 |
满意度分值(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16 |
中考、高考制度 |
46.63 |
60.4% |
20.3% |
19.3% |
7.教育的效益感和效能感
(1)教育的效益感是指公众对教育带对个人发展效益所持的态度,满意度分值是54.46,公众的态度接近一般。如表4-8。
19.7%的公众表示很不满意,30.2%的公众表示不太满意,34.4%的公众态度一般, 15.6%的公众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
按职业、年龄的不同,公众的满意度也有区别。按职业区分,从高到低满意度排列依次是干部、管理人员(53.21)、专业技术人员(52.21),职工(49.37),教师(48.79),自由职业者(42.67)。
依年龄区分,从高到低满意度排列依次是45岁以上(50.50)、31-45岁(50.18)、18岁以下(49.47)、18-30岁(48.73)。18岁以下的公众由于年龄尚小,可能还未完成教育,其效益还未显示,从而排除外,18岁以上的公众对教育带给个人发展收益的满意度表现出年龄越大,满意度越高的趋势。
表4-8 教育效益感评价
排序 |
教育指标 |
满意度分值
(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19 |
教育带给您个人发展的收益 |
49.60 |
50% |
34.4% |
15.6% |
(2)教育的效能感是指公众对“只要努力,可以通过教育改善个人处境”所持的态度。满意度得分为59.32分,满意程度较高,表明公众比较认同教育对改善个人处境所发挥的效能。如表11-1。
41.3%的公众很同意、比较同意“只要努力,就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也有相同比例(41.3%)的公众表示很不同意、不太同意,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群体比例持平。
按职业区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干部、管理人员(61.06)、专业技术人员(60.60),职工(60.00),教师(58.58),自由职业者(58.02),表现出和“教育带给个人发展效益的满意度”相同的排序。教育的效益感和教育效能感表现出较强的相关。
18-30之间的公众的教育效能感表现最高(60.40),而18岁以下的公众教育效能感表现最低(52.31),31-45岁的公众教育效能感是58.89分、45岁以上公众的教育效能感是59.31分。
表4-9 教育的效能感评价
排序 |
教育指标 |
满意度分值(百分计) |
低满意度群体 |
态度一般群体 |
高满意度群体 |
20 |
只要努力,就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
59.32 |
42.3% |
16.4% |
41.3% |
需要说明的是,网上调查所面向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也无法按照严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并且受到网上调查随意性和操作失误的影响。但一般而言,能够参加教育满意度网上调查的公众,对教育比较关注,并且对教育有一定的思考和见解,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公众对我国的教育态度和看法。
来源: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