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修养、开拓天然素质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研室主任王劲松招生访谈
今年表演学院计划招收表演创作方向学生75人,将他们培养成为从事电影、电视和话剧表演的专业人才。
招生考试政策
经过慎重考虑,今年表演学院继续坚持不扩招。报名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网上报名的考生有6300多人,实际到现场确认的是4569人。根据国家规定,录取人数与文化课考证数比例不超过1:4,所以三试一般按照1:3来发证,也就是说最终3个发文化课考证的人,有一个会被录取。
报考表演学院的考生整体水平较为稳定,大部分的考生都是有备而来,理解能力都很高,有自己的作品,并且对整个报考的程序以及考官的要求,都能很好的领会。
影视表演有其自身的特点,报名考生应当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电影表演,形象要求很高,演员要经得起特写,要有镜头感,这需要一些天然的、本然的素质,有的考生可能适合于舞台表演,但未必能够在镜头前表现好,所以说不同媒介各有特性,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选择报考自己适合的院校。在报考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并成功考上的考生中,第一类考生是有过先期艺术培训经历的,比如说舞蹈、武术、杂技、魔术、音乐,这些艺术培训都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开拓考生的专业能力,在这些培训过程中,考生可以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特长所在,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从而报考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学校;而也有一些考上的考生属于第二类,他们虽然是一张白纸,但他们天然的素质适合于电影,适合于电影表演,所以他们在考场上的表现能够在一瞬间征服考官,成绩很好,最终被录取。无论如何,考生能够被电影学院录取,都是经过招生老师的层层把关,和一系列严格的招生制度保障下通过考试的。
注重提高文化修养
今年教育部文件要求提高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的要求,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历来是文化修养与专业素质并重,在考试中也注重考查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表演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技能,细分来看包括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在声台形表当中,台词是表演的敲门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台词是一个演员各种表演素质的综合体现,这些内外部的表演技巧以及他的一些天然素质都能从台词功底表现出来。所以初试安排三分钟以内的现代诗朗诵,复试的时候也有朗诵,但还加入了即兴表演,三试是专业课的最后一关,安排有声乐、形体综合会试,台词、表演命题综合考试,包括小品集体创作等。在面对专业课考试时,考生应该放松、从容,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在文化课方面,表演学院也已经先一步达到了提高考生文化分数的要求,随着招生报名人数的持续高涨,生源质量也不断优化,每年的文化课分数都在逐渐提高,相应的考试难度也变高,所以考生不仅专业课要好,文化课也要达到全国的以及北京电影学院院定的分数线。
文化修养对于一个学表演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自学的能力,考生的文化素养高,证明他自学的能力强。这样他就可以主动学习很多国内外最新的一些行业经验,可以自己来从中选择有益的信息;文化素养还包括说读写的能力,说就是能够口才很好,能够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表演理念,读就是阅读的能力,写就是能够写论文,能够搞一些深入的学术研究。中国电影大发展,未来的产业当中需要高端人才,他一定要具备这些综合能力,这些人文修养可以帮助演员更快更好地成长成熟,磨炼演技,所以人文修养非常重要。
人文修养的提高,关系到一个演员一生的发展,世界电影史上有许多演而优则导的演员,比如美国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员因为长期从事电影的创作,拥有大量第一手的经验,再加上兴趣以及钻研,就能够学会导演。实际上,作为一个表演专业的学生,导演一部作品也是必备的一种素质,因为演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要编导小品,从小品开始到片断创作,要找到合作者,一起排练,直到最后把它呈现在舞台上,这些都需要一些编导能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这方面的培养,未来中国电影当中,肯定会有越来越多从表演专业走向导演岗位的人才。
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飞涨,影视从业人才越来越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报考表演学院的考生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金钱投入,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承受落榜的压力,即使三试全部通过,又要马上投入到文化课的复习中,所以考生们真的非常辛苦,每一份荣耀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汗水和辛酸,真诚的祝愿每一位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考生,祝你们好运,表演学院欢迎心怀电影梦的你们!
------------------------------------------------------------
文图编辑:陆花 刘小磊 周长松 艾璐璐
图片摄影:大学生电视台
报:学院领导
发:各院系、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