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东中考 - 东莞中考 - 正文

2015东莞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规则与评分标准

来源:东莞市招生委员会 2015-3-26 18:17:18

关于印发《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与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下载!
 
东中招办〔2015〕1号
 
关于印发《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
目规则与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镇(街、园区)宣教办(局),各初中:
现将《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规则与评分标
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该《标准》的试行时间为 2015年至 2017年,即现就读初中的学
生,在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时均采用该《标准》。试行
期结束后,《标准》如有修改,再另行通知。请各镇(街、园区)
宣教办(局)、各初中学校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实施,在实
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局基础教育科。
 
 
 东莞市中招办
 2015 年 1月 27日
东莞市教育局—
 2 —
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项目规则与评分标准
(试行)
 
 一、项目规则
 (一)800 米、1000 米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考试的场地应在封闭的、有 6 条以上环形跑道的 400 米田径场上进行,
考试所需的标志线清晰,起点线和终点线应该设置明显的标志。考试所用
的器材(秒表等)应符合田径竞赛规则要求。考试前,考务员必须对场地
标准和器材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在起点和终点必须设置摄像装置,拍摄各
组考生的起跑和终点冲刺情况,以备考生对自己的成绩存在争议时查取。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发令员 2 人,电子
计时员 2 人,手动计时员 2 人,裁判员 2 人,记录员 2 人;考务组长应合
理安排考试进程并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
时员要准确记录考生成绩,确定考生该项考试的成绩;发令员负责组织考
生及时准确地集结在起跑位置并正确发令;裁判员负责判定考试过程是否
为例;记录员负责组织学生,签名确认成绩。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负责将考生按小组带至起点,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 — 3 —
认准确无误后进入考试程序。
发令员发令后,电子计时员和手动计时员分别单独计时,考生跑完全
程时计时员停表,记录考生的实际成绩,电子设备无发生故障的前提下,
以电子计时为准,电子设备发生故障时,以手动计时补充;考生在考试过
程中无违例现象,记录成绩有效;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有违例现象,考试成
绩无效。
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每组考生人数依据考试设备、考场情况
等具体确定,原则上不超过 20 人/组;考生在考试时不得穿钉鞋,采用站
立式起跑,起跑后不分跑道。跑程中不得推、拉、阻挡他人跑进,不得由
他人带跑。其他按田径规则进行。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跑线或起跑线前的地面;
(2)跑进中推、拉、阻挡他人跑进;
(3)跑进中由他人领跑,或借助他人的力量跑进。
 (二)投掷实心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投掷区宽度 4 米,长度不少于 20 米,
并有明显的区域标志线。场地中应设置标识线,标识线长度至少与投掷区
同宽,使考生和考务员能够做出清晰的判断。考试用球的重量为 2kg,表
面材质为橡胶。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丈量员 2 人,记录—
 4 —
员 1 人;考务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丈
量员负责观察实心球着地点,丈量远度,并准确唱读考生成绩;记录员唱
读、记录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丈量员安排考生做熟悉场地后进入正式
考试程序。
考试开始后,考生站在投掷线后,投掷前,原地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
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双肩与起掷线平行,原地
双手用力把球掷向前方。球出手时双肩须与起掷线平行,不得踩线或过线
投掷。球出手前,双脚不能移动,不能离地。每人投掷 3 次,每次球落地
后,丈量员须做出标记;3 次投掷结束后,丈量并记录考生的最好成绩。
丈量距离为投掷线后沿至球着地点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记录以米为单
位,取两位小数。
违例动作不计成绩。三次均无成绩者,仍然犯规者,考生该项成绩为
零。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投掷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触及投掷线或投掷线前地面;
 (2)球出手前有助跑动作;
 (三)单杠:引体向上(男生)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高单杠上进行,考试所用器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851.1—2005)和(GB/T19851.2—2005)中关于初中生用单杠的 — 5 —
规格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分别设置高度不同的场地,供考生选择;单
杠下的地面材质铺设必须充分考虑考生落地时的安全性,可选用松软的沙
子、体操垫等。根据考点实际情况,可向考生提供防滑的镁粉,供考生选
择使用;也可不予提供,但同一考点必须统一要求。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记录员 1 人;考务
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记录员负责判定
考生动作是否达标,并唱读、记录成绩,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听到计数员报号后,走到杠下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
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向上,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
完成一次。下颏未超过横杠上沿的,不计次数。从考生双手握杠开始,到
双手离杠为考试结束。计算考生完成的引体次数。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
机会。违例动作不计次数。
 4.考生的违例行为
 (1)没有从静止动作开始考试;
 (2)两次动作之间,手臂没有充分伸直;
 (3)引体时,下颏未超过杠面。
 (4)引体向上的考试过程中,出现犯规行为者,不计取犯规时的次
数,但考生可以继续进行考试。 —
 6 —
 (四)1 分钟仰卧起坐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考试场地设在平整的地面上,考生在大体操垫上完成考试,监考员坐
在体操垫的侧面,在同一组考生中,每位监考员只负责一位考生的判罚工
作。
考试使用的大体操垫应符合以下规格要求:
第一、大小:长 2 米、宽 1 米、厚 0.1 米;
第二、材料:泡沫塑料和泡沫乳胶,采用帆布或人造革外皮。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应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
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监考员负责判定
并准确唱读考生成绩,记录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脚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十指交
叉贴于脑后。考生同伴压住考生两踝关节处。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
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监考员发出“预备——起”的口令,同时计时,登记一分钟内所完成
的次数。一分钟到时,受测者虽已起坐,但两肘未触及膝盖者,该次不算,
违例动作不计次数。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 7 —
 (1)起坐时,双肘未触及两膝;
 (2)仰卧时,肩胛骨未触垫;
 (3)考试过程中,出现犯规行为者,犯规时所做的仰卧起坐不计数,
但考生可以继续进行考试。
 (五)双杠:1 分钟杠端跳起支撑前摆下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双杠上进行,考试所用器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851.1—2005)和(GB/T19851.2—2005)中关于初中生用双杠的
规格要求;杠面高度 1.3 米;杠长 3-3.5 米。双杠下的地面材质铺设必须
充分考虑考生落地时的安全性,可选用松软的沙子、体操垫等。根据考点
实际情况,可向考生提供防滑的镁粉,供考生选择使用;也可不予提供,
但同一考点必须统一要求。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计时员 1 人,记数
监考员 1 人;考务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
宜;记数监考员负责判定考生动作是否达标,并唱读、记录成绩,组织学
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听到计数员报号后,走到双杠一端站好,双手握杠,听到“预备
--开始”的指令后,双脚用力跳起成支撑,同时用力收腹向前摆(可摆动—
 8 —
多次),当向前摆到接近最高点时(腿高于杠),两手向左(右)推杠,使
身体重心右(左)移越过右(左)杠,同时左(右)手推左(右)杠换握
右(左)杠,右(左)手离杠侧举,展髋,挺身下落至杠右(左)侧站立,
为完成一次。下一次考生必须跑到双杠的另一端做动作。计算 1 分钟完成
的次数。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违例动作不计次数。
 4.考生的违例行为
(1)没有从静止动作开始考试;
(2)连续两次动作在同一杠端做;
(3)前摆下时坐在杠面上,有停顿。
(4)考试过程中,出现犯规行为者,不计犯规时的次数,但考生可
以继续进行考试。
 (六)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
 1.场地器材及设置要求
考试场地设置在篮球场内,规格为 13×14 米,篮圈挂短网。测试器
材包括秒表 1 块、发令哨 1 个、30 米卷尺 1 把、篮球 2 个。其中,篮球的
规格为 6 号(其重量为 510-567g,周长为 724-737mm);秒表必须是经国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品。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
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监考员负责判定考
生在考试过程中是否为例,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
签名。  — 9 —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试开始后,监考员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后,开始计时,考
生从起点(半场中线与边线的交点为圆心,以 50 厘米为半径所划的圆圈)
运球到达篮下投篮,投中后运球至另一侧,一脚踏进圆圈后,往回运球上
篮,投中后运球回起点;人和球都到达起点停表;运球过程中,若考生暂
时失去对球的控制,但球未出测试场地,考生可自行捡回,在对球失去控
制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表。每人测试 2 次,测试结束后,取最好的一次
成绩。
违例者当次成绩无效。2 次均无成绩者,考生该项成绩为零。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身体或球触及起点线前的地面;
 (2)运球折返或冲刺时未越过终点线;
 (3)运球过程中出现走步,滚球跑、推球跑(推拍球向前时助跑不
得超过两步)等现象;
 (4)投篮不中时,在没有补中的情况下,继续运球;
 (5)运球过程中双手触球;
 (6)运球过程中出现翻腕等篮球规则不允许的动作。
 (七)篮球:一分钟投篮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
 10 —
考试场地设置在篮球场内;规格:以篮圈中点至地面垂直投射影点为
圆心,女生以 2.5 米为半径、男生以 4.2 米为半径画弧,篮圈挂短网。器
材包括:秒表 1 块、发令哨 1 个、30 米卷尺 1 把、篮球 2 个。其中,篮球
的规格为 6 号(其重量为 510-567g,周长为 724-737mm);秒表必须是经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品。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
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监考员负责判定考
生在考试过程中是否为例,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
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监考员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后,开始计时,考生可在弧外任
何区域投篮,只能用一个球,需自己捡球投篮,计算 1 分钟时间内投中的
次数。每人只有一次机会。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发令前开始投篮;
 (2)踩线或越线投篮;
 (3)得到他人帮助。
 (八)篮球:1 分钟对墙双手胸前传接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 11 —
在地面平整、墙体平整的场地上进行;规格:地面站立传球区域的宽
度 2 米,距墙画一条标志线(男生 2.5 米;女生 2 米);墙体高度不低于
2 米,宽 1 米。器材包括:秒表 1 块、发令哨 1 个、10 米卷尺 1 把、篮球
2 个。其中,篮球的规格为 6 号(其重量为 510-567g,周长为 724-737mm);
秒表必须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
格的产品。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计时员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
员负责考生进行考试的计时工作;监考员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
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学生站在线后对墙连续传接球,计一分钟内传接球的次数。要求:采
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准确快速。练习过程中球远离自己快速拣回
继续进行。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发令前开始传球;
(2)没有采用正确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
 (九)足球:25 米绕竿运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
 12 —
考试在平整的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足球场进行。规格为 8 × 40 米。
器材包括:秒表 1 个、雪糕筒(高 50cm )40 个、发令哨 1 个、30 米卷
尺 1 把、4 号皮质足球 2 个。设置要求:起点至第一根竿距离为 5 米,以
后每距离 2 米设竿 1 根,共设 10 根竿,用 50cm 高标志筒。从最后 1 竿继
续延伸 2 米处定为终点。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2 人。考务组
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监考员负责考
生进行考试的计时工作和判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是否违例,计时结束唱读
考生成绩;记录监考员员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
名。
 3.考试规范操作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监考员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后,开始计时,计算考生从起点
运球绕竿至终点的时间(人和球都越过终点停表);运球过程中,若考生
暂时失去对球的控制,但球未出测试场地,考生可自行捡回,在对球失去
控制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表。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为
准。
违例者当次成绩无效。2 次均无成绩者,考生该项成绩为零。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越过起点线;  — 13 —
 (2)冲刺时未越过终点线;
 (3)运球过程中球超出测试区域;
 (4)运球过程中出现漏竿现象
 (十)足球:踢远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考试在足球场内进行,踢球区域规格:长 50 米,宽 15 米。器材包括:
4 号皮质足球 6 个、50 米皮尺一把。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丈量员 2 人,记录
员 1 人;考务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丈
量员负责观察足球着地点,丈量远度,并准确唱读考生成绩;记录员唱读、
记录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将球放在限制线上,助跑将球踢向规定区域内的远处,踢球脚法
不限,可用左或右脚的正脚背、脚背内侧、外侧踢球,将球凌空踢起,球
的第一落点落区域内或线上均为有效,每人连踢三个球,丈量成绩以米为
单位,取 1 位小数。
15 米
50 米 —
 14 —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球没有放在限制线上。
 (2)球的落点在区外。
 (十一)足球:脚背正面连续颠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考试在足球场内进行,颠球区域规格:3×3 米。器材包括:4 号皮质
足球 2 个、10 米皮尺一把。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
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监考员负责判定考
生在考试过程中是否为例,并唱读考生颠球的次数,记录考生成绩,并组
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开始姿势不限(可用脚挑球或用手抛球抛球),用正脚背连续一次性
颠球,每颠一次球脚必须着地一次,不限时间,每人两次机会,计算次数
最多的一次。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颠完球后,脚没有按要求着地;
(2)颠球时,球或人超出考试区域。
 (十二)排球:发球  — 15 —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排球场上进行,具体设置为:以标准的排球场规格为准,男生网高
2.35 米,女生网高 2.00 米,在落点区划一 4 厘米宽的分区线,把场地分为
A 区和 B 区,分区线不属于任何区。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
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监考员负责判定考
生发球是否违例,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后
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进行考试时,站在发球点上,发球姿势不限(可采用上手发球、
下手发球或跳起发球),连续发 10 球,第 1-5 球要求落在 A 区,第 6-10
球要求落在 B 区,其他按排球规则进行,计算发球成功的次数。每个考
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4.考试有以下行为不得分
(1)发球踩线或越线。
(2)球从网下越过球场。
 
A 区
 
B 区


区 9 米
3.0 米 9


中线
分区线
9 米
9

发球方向 限制线 —
 16 —
(3)球的落点落排球场外。
 (十三)排球:1 分钟对墙连续传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墙面高不低于 4 米,宽 3 米。男生在地面距墙 2 米处、女生在地面距
墙 1.8 米处划一横线,计算对墙传球的次数。器材包括:秒表 1 块、发令
哨 1 个、标准皮质排球 2 个、10 米皮尺 1 把。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计时员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
员负责计时工作,监考员判定考生传球是否违例,唱读、记录考生成绩,
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听到“预备---开始”的指令后。在考试区域内将球抛起,对墙进
行连续传球,计算 1 分钟双手头上对墙传球的次数。违例动作不计成绩。
球落地应迅速捡球回到考试区域内继续考试,但不停表,时间一到,计时
员立即停表,并发出口令。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开始传球;
(2)传球时超出脚踩过限制线;
(3)持球。
 (十四)排球:1 分钟对墙连续垫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 17 —
在有平整墙体、平整硬地的场地上进行,具体设置为:男生在地面距
墙 2 米处、女生在地面距墙 1.8 米处划一横线。器材包括:秒表 1 块、发
令哨 1 个、标准皮质排球 2 个、10 米皮尺 1 把。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计时员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1 人。考务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
员负责计时工作,监考员判定考生垫球是否违例,唱读、记录考生成绩,
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听到“预备---开始”的指令后。在考试区域内将球抛起,对墙进
行连续双手低手垫球,计算 1 分钟对墙垫球的次数。脚踩线所垫的球不计
算成绩,球落地应迅速捡球回到考试区域内继续考试,但不停表,时间一
到,计时员立即停表,并发出口令。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开始传球;
(2)垫球时超出脚踩过限制线。
 (十五) 立定跳远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平坦的沙坑,沙与地面齐平的场地上进行, 起跳板采用橡胶防滑跳
板或坚固木板,长 100 或 122 厘米,宽 20 厘米,板的厚度不得少于 6 厘
米,橡胶防滑跳板面上的橡胶要紧贴在木板上,不得用钉固定,厚度不得
少于 0.7 厘米,不超过 1.3 厘米(不得采用弹性过大的纯胶起跳板,也不得在—
 18 —
起跳板上加垫毛巾、布等幅盖物)。起跳板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起跳
板前沿与沙坑近端不得少于 30 厘米。人工测距。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监考员 3 人;考务
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丈量监考员负责
观察落地点,丈量远度,并准确唱读考生成绩;记录监考员唱读、记录成
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两脚自然平行开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原地两脚同时起跳,
两脚不得离地后再做起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沿至身体任何着地最近点后
沿的垂直距离,每人连续跳三次,取其中最远一次的成绩。不可穿钉鞋考
试。登记成绩时以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丈量及登记时均要唱出成绩。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起跳时踩线;
 (2)单足落地单足起跳或单足落地;
 (十六)三级蛙跳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平坦助跑道上进行,起跳线宽 5 厘米,起跳区域宽 2.5 米、长 12 米。
人工测距:器材包括:15 米皮尺 1 把。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监考员 3 人;考务
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丈量监考员负责
观察落地点,丈量远度,并准确唱读考生成绩;记录监考员唱读、记录成
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 19 —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两脚自然平行开立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原地两
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连续跳三次。中途凡手撑地、坐地、脚掌向前滑动、
离地及出现动作故意停顿均作失败。丈量起跳线后沿至身体任何着地最近
点后沿的垂直距离,每人跳三次,取其中最远一次的成绩。登记成绩时以
米为单位,取两位小数。不可穿钉鞋考试。丈量及登记时均要唱出成绩。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起跳时踩线;
 (2)起跳过程中超出考试区域;
 (3)单组落地单足起跳或单足落地;
 (4)故意停顿、动作不连贯。
 (十七)三角蛇形折返跑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平整的地面上画一边长为 10 米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分
别为 A、B、C 点。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和三条边的中点上、距中点 2 米
的左边和右边分别竖一支竿,共 12 支竿。竿高 2.5 米,竿的直径不大于 8
厘米。
 
 
 
 
 
C
A B
终点
起点—
 20 —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发令员 2 人,计时
员 2 人,裁判员 2 人,记录员 2 人;考务组长应合理安排考试进程并处理
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员要准确记录考生成
绩,确定考生该项考试的成绩;发令员负责组织考生及时准确地集结在起
跑位置并正确发令;裁判员负责判定考试过程是否为例;记录员负责组织
学生,签名确认成绩。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负责将考生按小组带至起点,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
认准确无误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以站立姿势起跑,按逆时针方向在 AB 线沿蛇形练习跑过各标志
竿,至 B 处;再沿 BC 线蛇形跑过各标志竿至 C 处;再按 CA 线跑过各标
志竿至终点。
发令员发令后,考生起跑后,计时员开表计时,考生跑完全程时计时
员停表,记录考生的实际成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无违例现象,记录成绩
有效;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有违例现象,考试成绩无效。
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考生在考试时不得穿钉鞋,采用站立式
起跑。其他按田径规则进行。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跑线或起跑线前的地面;
 (2)跑进中未按规定绕竿;
 (3)跑进中推倒标志竿。
 (十八)5 米三向折返跑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 21 —
在平整的地面(草地、泥地、塑胶场地均可)上,画三条各长为 5
米夹角为 45 度的线段,线段两端的标志线长 0.4 米,并在直线的顶端放
置标志物(可以是手榴弹、装满水的 600ml 的矿泉水瓶),标志物放置的
圆圈半径为 10cm。(如图)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应设置发令员 2 人,计时
员 2 人,裁判员 2 人,记录员 2 人;考务组长应合理安排考试进程并处理
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员要准确记录考生成
绩,确定考生该项考试的成绩;发令员负责组织考生及时准确地集结在起
跑位置并正确发令;裁判员负责判定考试过程是否为例;记录员负责组织
学生,签名确认成绩。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负责将考生按小组带至起点,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
认准确无误后进入考试程序
测试时,从起点采用站立式起跑,先沿右边的的直线跑进至顶端,用
手推到标志物后返回起点,并用脚触及起跑线,然后用同样方法完成中间
和左边的线段往返,最后跑回起点(即终点),完成测试。
发令员发令后,考生起跑后,计时员开表计时,考生跑完全程时计时—
 22 —
员停表,记录考生的实际成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无违例现象,记录成绩
有效;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有违例现象,考试成绩无效。
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考生在考试时不得穿钉鞋,采用站立式
起跑。其他按田径规则进行。
 4.考生以下行为属于违例行为
 (1)发令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跑线或起跑线前的地面;
 (2)跑进至线的顶端时未将标志物推倒;
 (3)返回起点(或终点)时脚未触线。
 (十九)1 分钟踢毽球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平整的硬地上进行,场地规格:1.5 米×1.5 米。器材包括:秒表 1
块、比赛毽球 2 个、10 米皮尺 1 把。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小组长 1 人、计时员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
员 1 人。考务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时
员负责考生进行考试的计时工作;监考员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
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小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
误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生穿普通鞋听到“预备---开始”的指令后。在考试区域内,用膝关
节以下任何部位将毽球踢起,计算一分钟内踢毽的次数(踢毽的脚每完成
一次踢毽动作后必须触地,算为完成一次)。在踢的过程中毽落地,考生
应立即捡起,继续踢,不停表。  — 23 —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在发令前开始踢;
(2)在踢的过程中超出考试区域;
(3)在踢的过程中踢毽脚未触地
 (二十)乒乓球:1 分钟对墙打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有平整的墙体、平整硬地的场地上进行,具体设置如下:在与地面
垂直的墙上距地面 76 厘米处画一个长 1.525 米、高 1.37 米的矩形,含线
宽,作为击打区;在距墙 1.5 米的地面处画一条直线作为限制线。器材包
括:乒乓球若干个,球拍由考生自带。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小组长 1 人,计时员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
员 1 人。考务小组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
计时员负责计时及发令;监考员负责判定、唱读考生击打的球是否落在有
效区域内,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小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
误后进入考试程序。
考试时,考生一手握球、一手持拍,在听到考试指令后开始进行连续
击打;取 1 分钟内取击打总数作为考试成绩。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1)在发令前开始;
(2)超出考试区域;
 (二十一)羽毛球:发高远球 —
 24 —
1.场地器材规格及设置要求
在标准羽毛球场或平整硬地上进行,具体设置如下:场地大小为标准
羽毛球场尺寸,在发球区内离发球线 1米处划一条发球限制线,以单打后
发球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区域作为发球落地的有效区域;前发球线距
双打后发球线 7.84 米,单打后发球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区域长 6.10
米(不含线宽)、宽 0.72 米(不含线宽),线宽 0.04 米;挂网或拉线。
器材包括:羽毛球 12 个。
 
 发球区
 
 




 发球区 1 米
 
 
 




2.考务员组成及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置考务组长 1 人;每个考试场地设置监考员 2 人。考务组
长处理考试过程中与考试结果公平性相关的各种事宜;计数监考员负责判
定、唱读考生所发的球是否落在有效区域内;记录监考员判定考生的发球
是否违例,唱读、记录考生成绩,并组织学生确认成绩和签名。
3.考试操作规范及要求
带考员将考生带至考试场地,考务组长逐一核对考生号码,确认无误
后进入考试程序。
测试者在发球区内发球限制线的中线附近发球。要求球发得既高又
远,使球落在对面的有效区域内。将球发错区或发出场地则视为无效。考
生在发球限制线后连续发球 12 次。
4.考生有以下行为属于犯规行为  — 25 —
(1)不在发球区内发球
(2)球的落点不在有效区域内
二、评分标准 —
 26 —
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1000 米 800 米 实心球 引体向上 1 分钟仰卧起坐
分值
男(分秒) 女(分秒) 男(米) 女(米) 男(次) 男(次) 女(次)
分值
120 3'20" 3'05" 14.2 11.20 23 74 70 120
115 3'25" 3'10" 13.4 10.40 21 69 65 115
110 3'30" 3'15" 12.6 9.60 19 64 60 110
105 3'35" 3'20" 11.8 8.80 17 59 55 105
100 3'40" 3'25" 11.0 8.0 15 54 50 100
95 3'45" 3'32" 10.2 7.20 13 49 45 95
90 3'50" 3'39" 9.4 6.40 11 44 40 90
85 3'57" 3'47" 9.2 6.25 10 42 38 85
80 4'05" 3'55" 9.0 6.10 9 40 36 80
75 4'10" 4'00" 8.8 5.95 8 38 34 75
70 4'15" 4'05" 8.6 5.80 7 36 32 70
65 4'20" 4'10" 8.4 5.65 34 30 65
60 4'25" 4'15" 8.2 5.50 6 32 28 60
55 4'30" 4'20" 8.0 5.35 30 26 55
50 4'35" 4'25" 7.8 5.20 5 28 24 50
45 4'40" 4'30" 7.6 5.05 26 22 45
40 4'45" 4'35" 7.4 4.90 4 24 20 40
35 4'50" 4'40" 7.2 4.75 22 18 35
30 4'55" 4'45" 7.0 4.60 3 20 16 30
25 5'15" 4'55" 6.8 4.45 18 14 25
20 5'35" 5'05" 6.6 4.30 2 16 12 20
15 5'55" 5'15" 6.4 4.15 14 10 15
10 6'15" 5'25" 6.2 4.0 1 12 8 10
5 6'35" 5'35" 6.0 3.85 10 6 5
0 6'55" 5'55" 5.8 3.70 8 4 0  — 27 —
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1 分钟双杠杠端跳起
支撑前摆下
篮球半场来回运球
上篮 1 分钟投篮 篮球 1 分钟对墙
分值 双手胸前传接球
男(次) 女(次) 男(秒) 女(秒) 男(次) 女(次) 男 女
分值
120 38 34 9.0 13.0 9 9 57 50 120
115 36 32 11.5 15.5 8 8 54 47 115
110 34 30 14.0 18.0 7 7 51 44 110
105 32 28 16.5 20.5 6 6 48 41 105
100 30 26 19.0 23.0 5 5 45 38 100
95 28 24 21.5 25.5 42 35 95
90 26 22 24 28 4 4 39 32 90
85 24 20 26 30 36 29 85
80 22 19 28 32 3 3 34 27 80
75 21 18 30 34 32 25 75
70 20 17 32 36 30 23 70
65 19 16 34 38 2 2 28 21 65
60 18 15 36 40 26 19 60
55 17 14 38 42 24 17 55
50 16 13 40 44 1 1 22 15 50
45 15 12 42 46 20 13 45
40 14 11 44 48 18 11 40
35 13 10 46 50 16 9 35
30 12 9 48 52 15 8 30
25 11 8 50 54 14 7 25
20 10 7 52 56 13 6 20
15 9 6 54 58 12 5 15
10 8 5 56 60 11 4 10
5 7 4 58 1:02 10 3 5
0 6 3 60 1:04 9 2 0 —
 28 —
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足球 25 米运球绕
杆 足球踢远 足球颠球 排球发球
分值
男(秒) 女(秒) 男(米) 女(米) 男(次) 女(次) 男(次) 女(次)
分值
120 8.0 11.0 48 38 60 42 10 10 120
115 9.5 12.5 46 36 55 39 115
110 11.0 14.0 44 34 50 36 9 9 110
105 12.5 15.5 42 32 45 33 105
100 14.0 17.0 40 30 40 30 8 8 100
95 15.5 18.5 39 29 38 28 95
90 17.0 20.0 38 28 36 26 7 7 90
85 17.5 20.5 37 27 34 24 85
80 18.0 21.0 36 26 32 22 6 6 80
75 18.5 21.5 35 25 31 21 75
70 19.0 22.0 34 24 30 20 5 5 70
65 19.5 22.5 33 23 29 19 65
60 20.0 23.0 32 22 28 18 4 4 60
55 20.5 23.5 31 21 27 17 55
50 21.0 24.0 30 20 26 16 3 3 50
45 21.5 24.5 29 19 25 15 45
40 22.0 25.0 28 18 24 14 2 2 40
35 22.5 25.5 27 17 23 13 35
30 23.0 26.0 26 16 22 12 1 1 30
25 23.5 26.5 25 15 21 11 25
20 24.0 27.0 24 14 20 10 20
15 24.5 27.5 23 13 19 9 15
10 25.0 28.0 22 12 18 8 10
5 25.5 28.5 21 11 17 7 5
0 26.0 29.0 20 10 16 6 0  — 29 —
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排球 1 分钟对墙传

排球 1 分钟对墙垫
球 立定跳远 三级蛙跳
分值
男(次) 女(次) 男(次) 女(次) 男(米) 女(米) 男(米) 女(米)
分值
120 104 94 94 84 2.95 2.47 8.8 7.7 120
115 100 90 90 80 2.85 2.37 8.5 7.4 115
110 96 86 86 76 2.75 2.27 8.2 7.1 110
105 92 82 82 72 2.65 2.17 7.9 6.8 105
100 88 78 78 68 2.55 2.07 7.6 6.5 100
95 84 74 74 64 2.45 1.97 7.3 6.2 95
90 80 70 70 60 2.35 1.87 7.0 5.9 90
85 78 68 68 58 2.32 1.84 6.9 5.8 85
80 76 66 66 56 2.29 1.81 6.8 5.7 80
75 74 64 64 54 2.26 1.78 6.7 5.6 75
70 72 62 62 52 2.23 1.75 6.6 5.5 70
65 70 60 60 50 2.20 1.72 6.5 5.4 65
60 68 58 58 48 2.17 1.69 6.4 5.3 60
55 66 56 56 46 2.14 1.66 6.3 5.2 55
50 64 54 54 44 2.11 1.63 6.2 5.1 50
45 62 52 52 42 2.08 1.60 6.1 5.0 45
40 60 50 50 40 2.05 1.57 6.0 4.9 40
35 58 48 48 38 2.02 1.54 5.9 4.8 35
30 56 46 46 36 1.99 1.51 5.8 4.7 30
25 54 44 44 34 1.96 1.48 5.7 4.6 25
20 52 42 42 32 1.93 1.45 5.6 4.5 20
15 50 40 40 30 1.90 1.42 5.5 4.4 15
10 48 38 38 28 1.87 1.39 5.4 4.3 10
5 46 36 36 26 1.84 1.36 5.3 4.2 5
0 44 34 34 24 1.81 1.33 5.2 4.1 0
 —
 30 —
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三角蛇形折返跑 5 米三向折返跑 1 分钟踢毽 乒乓球
1 分钟对墙打
羽毛球
发高远球 分
值 男(秒) 女(秒) 男(秒) 女(秒) 男(次) 女(次) 男(次) 女(次) 男(次) 女(次)


120 6 7 7.6 8.6 150 160 98 93 12 12 120
115 6.3 7.3 7.7 8.7 140 150 93 88 11 11 115
110 6.6 7.6 7.8 8.8 130 140 88 83 10 10 110
105 6.9 7.9 7.9 8.9 120 130 83 78 9 9 105
100 7.2 8.2 8 9 110 120 78 73 8 8 100
95 7.5 8.5 8.2 9.2 100 110 73 68 95
90 7.8 8.8 8.4 9.4 90 100 68 63 7 7 90
85 8.1 9.1 8.5 9.5 85 95 63 58 85
80 8.2 9.2 8.6 9.6 80 90 60 55 6 6 80
75 8.3 9.3 8.7 9.7 75 85 57 52 75
70 8.4 9.4 8.8 9.8 70 80 54 49 5 5 70
65 8.5 9.5 8.9 9.9 65 75 51 46 65
60 8.6 9.6 9 10 60 70 48 43 4 4 60
55 8.7 9.7 9.1 10.1 55 65 45 40 55
50 8.8 9.8 9.2 10.2 50 60 42 37 3 3 50
45 8.9 9.9 9.3 10.3 45 55 39 34 45
40 9 10 9.4 10.4 40 50 36 31 2 2 40
35 9.1 10.1 9.5 10.5 35 45 33 28 35
30 9.2 10.2 9.6 10.6 30 40 30 25 1 1 30
25 9.3 10.3 9.7 10.7 25 35 27 22 25
20 9.4 10.4 9.8 10.8 20 30 24 19 20
15 9.5 10.5 9.9 10.9 15 25 21 16 15
10 9.6 10.6 10 11 10 20 18 13 10
5 9.7 10.7 10.1 11.1 5 15 15 10 5
0 9.8 10.8 10.2 11.2 0 10 12 7 0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