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粤剧申遗”粤味浓
试卷呈现形式有漫画、图片等,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选择题部分考查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紧扣教材,重视基础;客观题部分着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公立医院改革、核安全峰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上海世博会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题材入题,使试卷具有时代特色。
试卷的呈现形式有漫画、图片等,提问形式多样,对考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比如通过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选用中学生传递爱心相互帮助的案例,贴近90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此外,试卷还具有浓郁的广东及广州的区域特色。试卷涉及的区域性话题包括“粤剧申遗”、“广州亚运会”、“广州市民积极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等。
物理:图线表格藏信息
注重对实验知识和技能考查,如气体扩散实验等试题
试题着重对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如受力分析、力的平衡、机械运动、机械能、能量守恒、电功率、欧姆定律等)进行考查。
试题考查了考生能否从各种图线、图表、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如考生要从“人、蝙蝠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的图形提取有效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从两人跑步的图片判断所给的运动图线的正确性;观察人手拿眼镜的照片判断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试题还注重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如气体扩散实验、判断物体沉浮实验等试题,还体现了开放性、探究性,如给出“串联电路,看到一灯泡亮,一灯泡不亮”实验现象的两种分析,让考生评价两种分析是否正确等。
化学:
客观题较易
涉及的物质和实验用品均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具备的
物质的变化、原子的构成、化学反应类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用语的书写、物质分类、酸碱盐之间的转化、溶液的配制、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等内容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客观题以容易题为主,体现水平性考试的性质。主观题贴近生活实际,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等角度设计试题。
试卷第24题要求学生能借助“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和元素的总量不变”的观点认识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原因。学生通过化学计算比较不同的交通工具对环境影响的巨大差异,对个人行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更深切的体会。第27题主要探究燃烧反应发生的条件,考查基础的科学探究能力,即在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条件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方案设计题是保留题型,解题过程和解答结果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涉及的物质和实验用品均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具备的,涉及的实验技能也是课标的基本要求,注重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经验,促进教学中开设学生分组实验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