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投档录取是以“志愿优先”为原则。同时,广州市招考办还在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投档中设置了高分优先投档线(又称高分保护线)。但有家长就发现,为什么孩子成绩过了高分优先投档线,却未能在录取分数比孩子考分低的第二志愿学校录取,甚至还跌到了下一次批次?高分保护线究竟保护了什么?
高分优先投档线相当于一道“投档线”
对于这一年年都出现但却又难以解释的“家长困惑”,昨天市招生办主任吴强生动地用“两条投档线”来说明高分优先投档线的作用。“以提前批为例,高分投档线为690分,即相当于在提前批有‘690分’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两条投档线。”他说,假设广州市招考办对广铁一中进行投档,将先会在690分以上进行第一次志愿优先投档;如果690分以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报考广铁一中的学生数仍未达到该校计划数,那么广州市招考办就会对该校进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至‘690分’之间考生进行第二次志愿优先投档。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考了691分,第一志愿填的是A校但未达该校分数线而未被录取,这个时候,高分优先投档线就发挥了其对高分考生的‘保护’作用。”吴强进一步解释,“这名考生第二志愿填报的B学校只要在690分以上第一志愿未满档,那么这名考生就能被录入B学校。”如果考生非第一志愿的学校在690分以上就能全部录满第一志愿,那么就说明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高于690分,这时考生即使过了“高分优先投档线”,但因为他并非第一志愿报考这所学校,所以也不能获得录取。
外区分数线攀高疑似跨区报读风险高?
自从去年开始,广州录取就明确规定,区属的15所示范性高中在提前批的录取计划当中,面对外区的招生不得超过该校提前批计划的25%。记者从录取榜单上看到,15所区属的示范性高中,其中13所学校的外区最低分数线都比本校的最低分数线要高。
并非更激烈只是少人报
对此,吴强解释,家长们看到的“外区最低分数”高于“本校最低分数”情况,主要是因为外区报考的人数很少,但又多是尖子生,所以外区最后一名往往要比本校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线要高。今年,只有一中、八十六中这两所学校真正由于外区尖子大量填报而顶爆25%额度,从而出现外区比本区分数线高的情况。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
通讯员戴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