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卷
采荷中学教育集团严国忠(浙江省特级教师)
着眼基础体现方法关注能力
2010年中考科学试题在继续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多种能力的考查,坚持有利于考查考生解决简单实验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强调科学分析方法
试题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用能力,大多数试题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压强知识、简单的磁现象、摩擦现象、简单机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家庭电路、浮力、传染病传播的环节等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常态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
在考查过程中,不考查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更倾向于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综合能力。
重视实验操作过程
试卷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核,不仅关注实验基本操作(如量筒等基本仪器的操作),更重视对实验思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获得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核。
如:研究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等问题。科学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
考查科学基本素养
试卷考查了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对科学知识的初步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如:氢动力汽车、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的知识等。
试卷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拓展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如32题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这些试题重在考查科学素养,需要考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
试卷给学生的启示是,在新的情景中,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剖析与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学习追求的目标。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
杭州市青春中学赵婷婷(浙江省特级教师)
亮点迭出导向积极
2010年杭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试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风格,试卷的题量、分值比例、难度没有明显变化。试卷紧扣2010年的《命题细则》设计,所有知识点都来自考纲范围的教材。分析今年的中考试卷,在学科特色、能力考核等方面亮点迭出,为未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积极导向。
关注社会焦点
2010年卷在传承2009卷“以社会焦点为主要情境”的特点同时,跳出了对社会热点的通常视角,有所创新。
突出表现在通过对社会焦点原始材料的运用、改造和创设新材料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全卷涉及玉树地震、社会公平、低碳经济、上海世博会、西南旱灾、沙尘天气、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两会召开等社会焦点事件。
注重知识迁移
2010卷最大亮点是重视学科内容的纵向迁移和跨学科内容间的横向迁移,突出了试题的能力导向。如34题既要有《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的确定地图中事物方位的能力,也要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更为精彩的是有关“上海世博会”的考法,从政史地不同角度进行考查,实现了跨学科内容间的横向迁移,借此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能力。 29-31题,以会徽、吉祥物、参加国的众多来考查和谐社会、强国之路、国际合作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