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武汉中考考试说明数学新增41个考点
|
|
整理自:荆楚网 2009-3-7 9:40:14 |
考纲内容摘要 (一)考试形式和内容 数学学业考试试卷包括一卷和二卷,一卷为选择题,二卷为非选择题。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论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解答题共9题,共72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的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45%,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考查渗透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 (二)考查的知识点(摘要) 数与代数:有理数的意义;有理数的运算;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科学计数法;二次根式及其化简;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达;代数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利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化简、计算;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利用不等式性质解决问题;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简单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根据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问题;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用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角的大小比较及角度的计算;角平分线及性质;补角、余角、对顶角、垂线的概念;利用平行线、垂线的有关性质进行证明;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正多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梯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圆的有关性质;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弧长、扇形面积、圆锥侧面积、简单的尺规作图;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生活中的图片;轴对称的概念;作简单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某些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图形平移的概念;简单几何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作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简单几何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及判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实际问题;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运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同一坐标系中,图形变换中点的坐标;建立坐标系,用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相关性质进行推理论证。 统计与概率。 金报名师解读 新增41个知识点 今年新增41个知识点,对数学知识的考查更加具体。新增知识点有: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达;代数式的化简求值;整式的概念;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问题;认识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角的大小比较及角度的计算;补角、余角、对顶角、垂线的概念;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生活中的图片;轴对称的概念;电视点、视角、盲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作简单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图案设计(图形的轴对称);简单几何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作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图案设计(图形的平移);图形旋转的概念;作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图案的欣赏、设计;图形相似的概念;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建立坐标系列,用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定义、命题、定理、命题的题设、命题的结论等相关概念,反例的作用;原命题、逆命题及其关系;反证法;几何证明的价值;抽样;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运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概率的意义;用频率估计概率。 突出数学素养的考查 1.今年中考数学的试卷结构、题型、分值以及难度系数与2008年保持一致,可以带计算器进入考场。 2.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试题关注数学课程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数学观念、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 3.试题背景符合数学学科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贴近生活实际,灵活性加强,对基本知识的运用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点的有机结合。 4.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特征的考查。 5.图形与变换考得较活,主要体现在旋转、平移与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应用。该部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因为该部分在往年的考试中是一大丢分点。 6.对学生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往年中考中,该部分内容考得较少,今年作为重点掌握对象,说明中考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7.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一直是数学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考试中很容易丢分。 8.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和灵活运用要进一步加强。 备考建议 根据2009年《考试说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回归课本,以《考试说明》的内容为重点,对基本概念进行认真梳理,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最好不要进行题海战术,做题贵在“精”,通过基础题的训练来夯实基础。课后练习题一般是基本题型,学生先从这些练习题下手,从这些题目中观察、分析、推理,并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念。然后再适当地进行整套试卷的练习。 3.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找出自己的不足。可以准备一个纠错本,对做错的题多体味、多思考,了解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再进行针对性训练。 (本报记者刘辉采写)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