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消息 (记者刘蔚丹、实习生黄康摄)昨日,在武汉市教育事业计划工作会上,该市教育局公布了今年的中招政策。武汉市招考办负责人称,今年中招,该市将保持基本政策的稳定,但是也有11大变化。
初中升学率提高2%
去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8%。今年,这一指标计划达到90%,提高2%。但是,由于初中毕业生减少3000人,普高、中职计划将有所减少。其中,普高计划由去年的5.2万人减至5.05万人,中职计划由5万人调为4.9万人。
影响:在今年的10.5万初中毕业生中,将有更多学生升入高一级的普高、中职学校就读。其中,中职学生所占比例提高。
中心城区试行网报
今年,中心城区试行网上报名和填志愿。
影响:由于中考实行“考前填志愿”,以往,考生在填报纸质志愿时,一些学校、老师易干扰考生填志愿时的“真实意图”,达到“保生源”的目的。
今年,中心城区试行网上报名和填志愿,有望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语文实行网上阅卷
今年,语文学科将首次实行“网上阅卷”,以确保评卷工作的公正、客观、准确。
影响:首先,语文网上阅卷,既能提升阅卷的公正性、安全性,又能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差错;其次,答题要求更规范。
武汉市招考办称,“今年,语文实行网上阅卷是一种探索,今后将逐步推开。”
省示范“三限生” 考生可做“选择题”
在省级示范高中,考生可选1所学校作为“指令计划”填报,还可选同一所(或另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作为“三限生”填报,同时须填“是否同意调剂录取”。
影响:往年,由于省级示范只能填1所学校,“指令计划”、“三限生”形成“捆绑”,均为同一所学校。但在“三限生”录取时,有的考生称“没填该校”,有的“想读三限但没填”。
今年,把省示范“三限生”单独列出来,让考生做“选择题”。既利于考生自由选择,也让“三限生”录取更规范。
过普高线落榜生 先安排进“保底高中”
今年,在一般公办普高录取结束时,把过了“普高资格线”、还未录取的所有考生,一律先安排进“保底高中”。
影响:对所有中考考生来说,只要过了普高资格线,若愿意读普高,都能免交“择校费”,以“指令生”身份到“保底高中”就读。今年,这类考生一律先安排进“保底高中”,今后,至于考生愿不愿意去读,最终由考生自己决定。
录取信息保密“升格”
今年,在中招录取信息下发、工作进程安排等环节上,将更加严格。
影响:往年,一些省示范高中提前“拿到”预录名单、落榜考生等信息,有的通知考生提前交费、提前上课,有的“动员”考生填报,无形中加重了考生负担。今年,这一现象有望缓解。
分配生须参加中考
今年,省级示范高中招收分配生的计划,由占指令计划的20%提高至25%,初中学校按1:2的比例推荐,由高中组织测试,并按1:1的比例确定名单。
分配生候选考生参加中考,录取分配生的位置值,不得超过招收分配生学校指令计划录取线5个位置值。若初中未完成分配生计划,空余计划不得“横向调整”(即不能再转给本初中的其他考生),直接纳入高中招收指令计划考生使用。分配生候选考生所填报的省级示范高中指令计划志愿,必须是分配生所分配的高中。
影响:此举将遏制分配生“推良不推优”的现象,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另外,分配生参加中考,也能让分配生有一次难得的“中考经历”。
历史与社会首进中考
今年中考,“思品与历史”科目改为“思品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首次列入中考,分值、考试方式及位置值保持不变。
影响: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文科综合课程,整合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武汉市招考办称,今后,考虑到这一学科的综合性及重要性,有可能会提高它在中考的分值。
所有试卷和答卷分离
今年中考,各科试卷与答卷分离,为下一步所有学校实行网上阅卷和适应高考方式做准备。
影响:评分、统分工作有望提速,中考成绩“揭晓”时间可能提前。
综合高中停止招生
今年,武汉市所有综合高中停止招生。
影响:考生希望先读“综合高中”,再参加高考的“曲线升学”路被彻底堵死;另外,中职也将告别“综合高中、职校”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门心思办好职校。
国家专利取消优录
从2009年起,武汉市不再实行“初中阶段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学生中考时,升学成绩总位置值减0.8”的优录。
影响:取消优录,有利于让孩子在更加公平的环境里完成他们的学习。
中考时间表
6月20日(星期六)
上午 9:00-11:30 语文
下午14:00-16:00 数学
16:30-18:00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6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9:00-11:00 科学
下午 14:00-16:0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