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福建中考 - 南平中考 - 正文

南平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来源:南平市教育局 2013-4-29 11:14:27

各有关县(市、区)教育局,各中职学校,市职成教研室: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83)文件精神,为了做好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我局特制定了《南平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该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所承担的中职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任务。实施方案中有何建议意见,请联系市局职成科或市职成教研室,联系电话:8827525()8601289()

 

附件:南平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南平市教育局

2013422

 

抄送: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职成处、省职教中心,邵武市、建瓯市政府。

 

南平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83号)精神,按照我省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应当“创新具有福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建立起与福建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的

通过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政府在促进闽北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统筹扶持作用,激发中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改革建设,促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建设范围

我市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做好以下8个项目:建瓯市为办学机制改革试点,邵武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6个专业改革及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其中,南平市农业学校、建阳农业工程学校、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分别承担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焊接技术应用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改革和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

三、建设目标及内涵要求

(一)建瓯市办学机制改革试点目标及内涵要求:

建瓯市承担“办学机制改革”试点项目,试点的目标任务是“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

内涵要求为:

1.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所承担的规划布局、办学管理、财政保障、师资配备、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责任。政府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部门协作机制,明确联席会议的参与部门、职责、议事制度与议定事项的执行责任,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措施、具体分工、时间安排、责任落实等事宜。

2.政府组织区域内各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规划与管理。具体为:提供行业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预测信息;与学校联合开展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学校共同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与学校联合开展企业家、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的双向交流。

3.加大职教中心整合力度。把全县所有的职教资源和培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由职教中心来统筹全县的培训资源,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浪费,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打破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建瓯职业中专学校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变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适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实现“政府、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办学运行机制,走中职教育集团化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相脱节的实际问题。促进中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相对接,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邵武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内容:

邵武市承担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试点目标任务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

内涵要求为:

1.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学校和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新机制,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把企业文化、企业技术、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线引入校园,把学校的教室前移到车间,把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学校与产业、企业深度合作。扩大订单培养规模,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实现“开放式办学”,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2.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紧贴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统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开展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及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培训体系。

4.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专业改革及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目标及内涵要求

参与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的学校与项目有:南平市农业学校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专业改革试点,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的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改革试点,建阳农业工程学校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改革试点。参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的学校与项目有: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建阳农业工程学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

1.“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目标任务: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运作机制。“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形成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同时在课程、教学、教材与评价等方面,初步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专业改革及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内涵要求:

(1)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学习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准确与深刻地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趋势。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2)深入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与企业调研。充分了解区域内的产业规划;了解主要企业、骨干企业的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了解未来可能落地的企业的基本情况,了解企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类型、规格与数量。联手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探索建立区域内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根据未来五年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各种类型的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实用技能性人才。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