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上海中考 - 正文

2013上海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复习建议

来源:现代快报 2013-3-5 11:09:12
[数学篇]

  初三:淡定面对新题型

  二模考的考试范围要比一模考广很多,一模考主要考察初三的内容,而二模考涵盖的则是整个初中4个年级的内容,这点需要学生注意。从题型分布来看,二模考的得分点要更多,所以学生做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但是学生在做题时,尤其是第23题时,会存在一个“23题综合征”,有些初三学生由于在第一个学期做了大量训练,结果二模在做第23题时会犹豫该用初三的知识解答,还是用初三以前的知识。面对第23题会显得无从下手。

  格致初级中学资深初三教师徐天兵建议,在准备二模复习备考时,首先,学生一定要复习整理以前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方程、函数等,复习一定要细,根据去年的中考分析来看,去年学生失分较多的,往往是那种比较单一的,跟其它知识点无过多联系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被学生忽略。其次,建议学生可以适当做一下去年和前年的二模试题,把握一下考试规律,感受二模同一模的不同。再次,对于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一下外省市的中考题,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最后还是要提醒学生不要对在考试中出现的新题型感到害怕和担心,在测试中是一定会不断出现新题型的,但是其实越是新题型越简单。刚刚结束的一模考,黄浦区的第18题,题目非常长,很多学生表示,看到之后着实吃了一惊,但事实上这种题只要读懂了很容易解答。

高三:8个步骤 提高数学成绩

  由于2012年数学高考偏难,一些题目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许多学生对2013年的高考数学心存疑虑,有些产生“恐惧”心理,但通过分析各区一模数学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结构与高考试卷结构相同,除个别区外,都是采用14道填空题、4道选择题、5道解答题一共23道题的结构,考虑到学生只经历了一轮复习,因此在试题的综合性及压轴题的难度方面与正式高考的压轴题难度还是有距离的。长宁区高三数学教研员沈子兴分析该区学生答题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如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1.对数学基本概念理解不深,有些虽然记住了定义但并不理解。如奇偶函数的问题,不仅要掌握什么是奇函数、偶函数,还要知道奇偶函数有些怎样的独特性质,更重要的是在解决奇偶函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想到这些性质并能够正确的利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复数中“虚部”的概念、函数中“零点”的概念等。

  2.知识点存在漏洞。如关于向量的几何性质,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已知等式变形,缺少一种化简的意识,导致盲目选择。又如三个“二次”即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这是高中数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但从学生答题中发现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理解其本质的联系,因而不能灵活运用。

  3.对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灵活应用。如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往往在需要运用基本不等式时不知使用或者无法使用。又如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最值问题、已知不等式恒成立确定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等都属于高中数学中的基本题型,虽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强调,但效果不理想,达不到要求。

  4.运算能力缺失引起失分。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正确理解了题意、解题思 路也很清楚,但由于运算的原因导致失分,这是我们通常讲的“会而不对”,非常可惜。

沈子兴提出如下二模复习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要注意回归课本,浓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缩短遗忘周期,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效果。

  2.突出主干知识,加强薄弱环节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体中的线面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及向量、概率统计等进行强化复习。在第二轮复习时,要认真分析自己一轮复习的感受及作业。试卷情况,针对第一轮的薄弱环节,加强研究,也可请老师帮助分析未学好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课本的典型习题、近年的高考、模拟题,甚至是第一轮中做过的题(难度不宜过大),集中强化训练,提高一个档次。

  3.提高理解思维能力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与其匆匆忙忙地抢做三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地搞清一道题,注意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以达到以例及类,触类旁通。要重视审题与解题后的总结、反思,不断积累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4.提高运算能力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部分运算能力差的考生至今仍然没有足够重视,将运算能力差完全归结于粗心,认为平时运算是浪费时间,寄希望于高考会有奇迹出现,这是十分有害的。

 5.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题要“一慢一快”,审题,制定解题方略要慢,要适当地选择好的方案。一旦方案选定,除必要时调整外,解题动作要快,不要一步三回头。解题要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一则容易先入为主,致使有时错误难以发现;二则一旦发现错误,尤其是起步就错,又要重复做一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心理负担。解题中,对小的环节,特别是易错点注意随时检查,步步为营,避免全题解完后再做第二遍。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丢分。

  7.做好改错反思工作复习除了回顾、整理旧知识、技巧、方法以及提高解基础题的准确度、速度外,还要进行横向沟通,纵向发展,构筑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也会遇到一些拦路虎。可能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决,要么是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自我感觉不好——或是思想不清,东拼西凑才找到答案;或者解法繁琐,不尽如人意。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这正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契机,不要轻易放过。

  8.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解法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正体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