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关于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报名工作的安排意见
|
|
整理自:西安市招生考试网 2009-3-24 10:18:31 |
各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 根据市教育局中招工作有关政策及《西安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工作意见》(市教发〔2009〕9号),为了确保我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 报名 (一) 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体健康; 3、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应为初中毕业生,且年龄不得超过18周岁(1991年9月1日后出生); 4、报考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的考生应为初中毕业生,年龄不限;报考职业技术学院和普通中专者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 5、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⑴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技校、高中、职中的在校生; ⑵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在校生; ⑶因触犯刑律被追诉或正在服刑的人员; ⑷无本市常住户口且不符合附件1政策规定者。 (二) 报名时间 3月30日至4月3日,逾期不再办理。 (三) 报名方式 碑林、新城、莲湖、雁塔、未央、灞桥(以下统称城六区)实行网上报名,阎良、临潼、长安、周至、户县、高陵、蓝田(以下统称四县三区)仍实行传统方式报名。 (四) 报名办法 1、应届生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报名。各相关学校应认真整理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相关资料,经属地区县教育局基教科(教育科)签署资格审查意见后,在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统一办理报名前期相关手续。 在外地借读的我市户籍初中毕业生,持户口本、就读学校证明材料、就读学校所在地区县教育局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或其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 往届生持户口本、初中毕业证到户籍所在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或其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 符合附件1政策规定的学生,持附件1中规定的证明材料到相关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 2、城六区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在区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领取报名条后,在报名时间内按照报名条上的报名号和密码,登陆西安市招生考试网(www.xaks.com.cn)进入中考报名系统,认真阅读有关规定后,按照要求如实输入报名信息(具体流程见附件2)。 3、四县三区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应在报名时间内按照要求准确规范的填写、填涂报名登记表及报名信息卡,并上交近期正面半身免冠一寸同底板照片四张(分别用于报名登记表、准考证、准考证存根、体育考试成绩登记卡上)。班主任(或工作人员)应对考生所交照片进行核实确认,并结合《准考证》打印后的校对工作,在《照片核实工作记录表》(参考样式见附件6)上签名。《照片核实工作记录表》由区县招生办保存至考试结束后半年。 四县三区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自行设计和印制报名登记表。 (五)收费标准。根据陕价费调发〔2001〕29号文件规定,报名考生须交纳报名考务费40元。各区县报名点要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禁收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二、数码照片采集与考生信息确认 1、城六区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在报名结束后,要及时采集考生数码照片。照片质量标准参考高考网上报名要求(陕招办〔2006〕34号)执行。照片采集时,对在校生,必须由班主任现场确认考生身份,对非在校生,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由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核实。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或相关学校必须有《数码照片采集工作记录表》(参考样式见附件5),照片采集完成后,班主任或考生身份核实人应在《记录表》上签名以示负责。《数码照片采集工作记录表》由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保存至考试结束后半年。 2、所有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在数码照片采集(或报名信息卡输机)完成后,必须打印考生信息确认单,并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对考生确认过程中指出的错误信息,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要及时核实后更正并由考生本人再次签名确认,确保无误。所有确认单由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保存至考试结束后半年。 3、报名信息填写或填涂、数码照片采集或上交符合要求的照片、考生信息签名确认是报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及有关学校必须在报名前向考生公布上述工作的时间、地点及要求。 凡因考生个人原因,未在报名期限内填写(填涂)报名信息、未在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数码照片采集(四县三区为上交照片)和考生信息签名确认者,按考生本人自动放弃报名处理。同时考生所在学校应将这部分考生名单造册上报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备查。 三、考点设置及考场编排 考生信息确认工作结束后,各区县应于4月20日前完成考点设置及考场编排工作(城六区考场编排具体日期安排另行通知)。 1、考点设置 考点应设置在考试设施较好,无安全隐患,交通便利,水电有保证,通讯畅通,广播、听力等设备齐全,能够封闭管理,保密、保卫条件良好,外界干扰少的学校。各区县应对拟设考点学校进行认真考查和验收,确保符合上述各项要求。 本校教师不得监考本校学生。 2、准考证号及考场编排 考生准考证号采用十位数码,各位数码含义从左至右是:首位为考试类型代码;第2至3位为地市代码;第4至5位为区县代码;第6至10位为报名顺序号(详见附件3)。我市考试类型代码统一为“2”,地市代码统一为“01”;各区县代码分别为:碑林01,新城02,莲湖03,雁塔04,未央05,灞桥06,闫良07,临潼08,长安09,周至10,户县11,高陵12,蓝田13。 考生准考证号中的顺序号以区县为单位从00001起依次连续编排,同校或同班不得连号,并不得出现断号或重号。 考场编排由各区县按考点采用计算机随机编排,每个整数考场30人。座位编排必须单人、单桌、单行。考场编号以区县为单位连续编排,编排规则为:前两位为区县编号、后三位为顺序号,不得出现重号和空号。每区县只能设一个尾数考场。 3、毕业学校代码 毕业学校代码采用6位数,以区县为单位编排,其各位数码含义是:前两位为地市代码01,中间两位为区县代码(与报名区县代码相同),后两位是中学顺序码(详见附件3)。 4、《准考证》打印 《准考证》实行套打。打印结束后,各区县及各中学要组织人员对《准考证》上所打印内容及照片逐考生进行核对,确保无误。 四、材料上报及费用上交 1、各区县2009年中考报名文件,于3月26日前报中招部505室(或以电子版形式发至xingha@xaks.com.cn); 2、《考点设置及考场编排情况统计表》(附件7)、《外地户籍政策照顾类学生分类人数统计表》(附件8)、《中考报名工作小结》于4月24日前报中招部505室(或以电子版形式发至xingha@xaks.com.cn); 3、四县三区《报名信息库》、《初中学校名称代码对应一览表》,于4月24日前报综合部402室; 4、报名费,于4月24日前交综合部209室。 五、工作要求 1、周密组织、扎实培训 报名是整个中考工作的基础,报名工作中的差错,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进行,各区县务必高度重视、周密组织。要做到各学校的底子要摸清、安排部署要务实、培训辅导要细致、实施过程要监督,确保报名工作顺利实施。实行网上报名的城六区,要详细了解各校计算机设施及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对硬件及软件条件薄弱的学校,应积极取得当地教育局的支持,制定周密妥善的解决方案。 报名前,各区县应对自身工作人员及各中学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培训,务必使他们明确今年的报名条件、报名办法和工作要求,熟练掌握各自的工作技能。各报名点要在报名时间内将报名相关政策、规定及要求进行公布,使考生了解今年的报名政策、学习掌握必要的报名操作技能。 城六区各相关学校要针对网上报名的方法、步骤及要求,向考生进行详细地讲解和辅导,并认真指导考生正确操作计算机、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四县三区要向考生详细讲解《报名信息卡填涂说明》,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准确、规范、完整。 在报名实施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各学校的组织实施情况及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重大问题应立即上报市教育考试中心。 2、明确责任、规范资审 在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要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考生知晓各项报名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坚持“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制度。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要指定专人认真审核考生相关证明材料,严格按照报名办法办理相关报名手续。 同时,各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各有关学校,要将与中考报名相关的后续录取政策及高考报名相关政策告知考生。即,按照现行我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录取政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城六区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四县三区分区县组织,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专学校录取以地市为单位全市统一组织;按照现行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规定,在我省参加高考必须具备“常住户口和高级中等教育学籍均在陕满3年”的条件,同时遵循“公办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户口所在县(区)报名”的报名办法。 任何学校或组织不得限制或阻止符合规定的考生报名。对于考生投诉,各区县招生办(教育考试管理中心)应及时落实情况并向当地教育局汇报,妥善处理。
附件: 1、西安市政策性照顾的外地学生分类一览表 2、城六区中考网上报名流程 3、四县三区中考报名信息标准 4、四县三区中考报名信息卡填涂说明 5、城六区数码照片采集工作记录表 6、四县三区考生照片核实工作记录表 7、考点设置及考场编排情况统计表 8、外地户籍政策照顾类学生分类人数统计表
市教考发〔2009〕11号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八日
请点击下载附件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