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西中考 - 柳州中考 - 正文

2016柳州中考语文大纲考试说明

来源:柳州市教育局 2016-4-18 9:13:00

附件1

柳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规范;试题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试题内容要课内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照柳州市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教材。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考语文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层级,考试内容分为五大板块。

(一)能力层级

1.识记。指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记忆与识别,包括对语文知识术语概念、语文知识运用规则的记忆和识别,对要求熟记、背诵的语言材料(词语的音形义、文化经典的段落篇章)的记忆和识别。

2.理解。指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语言的能力,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包括对语文知识概念的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对语句表层意义的诠释,对语言深层涵义的阐述或推断,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中心(主旨)、结构、技法的分析与综合等。

3.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能将语文知识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论述题、仿写、作文等。

4.评价。包括评价、鉴赏,能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材料、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语言技能或风格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或鉴赏。

对以上四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1.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包括: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常用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语句的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连贯、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及经典篇段的默写、课外阅读积累等。

词语、语句的考查宜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语法、修辞知识,选材兼顾课内外;文学文化常识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内容;默写主要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词)文选材;课外阅读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为主,适当兼顾日常积累。

2.古诗文阅读

1)古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情感;欣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诗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

古诗文阅读考查的素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向课外拓展。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读书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2)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能归纳文本要点,理解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

阅读材料文字规范,力求文质兼美。

4.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和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考查通过对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判断,提出假设或观点等语文综合能力。

5.写作

要求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求做到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清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的命题力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设审题障碍。

六、考试形式及时长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150分钟。

七、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20分。由Ⅰ卷和Ⅱ卷组成,共 2124小题,试卷长度不超过6000个字符。

(一)内容分值比例:积累与运用,约占10%;名句名篇默写,约占8%;古诗文阅读,约占14%;现代文阅读,约占18%;综合性学习,约8%;作文,约占42%。

(二)题型及赋分:Ⅰ卷为客观题,赋分2430分。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及古诗文阅读(选择题);Ⅱ卷为主观题,赋分为9096分。包括文言文阅读(非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二)及作文。

(三)试题难度比例:整卷难度系数为 0.70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 )、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31

八、样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急(tuān  tián  销声迹(nì

B.唐(tuí   xìn  审时势(duó

C.工(jùn   论(bó   刚正不ā

D.sè   贬(bāo  一时(mǐ

(知识范围:词语读音;能力层级:识记;难度0.71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B.晴天之下,旋风忽来,那雪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生光。

C.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D.改了国藉,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那么依恋故土的。

(知识范围:错别字;能力层级:分析 ;难度 0.53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知识范围:词语用法;能力层级:理解;难度0.79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市妇联、总工会联合召开会议,全面部署2015年寻找“最美柳州人”。

B.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巩固思想道德基础、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C.为了让患病的弟弟早日康复,哥哥带上他的两个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医之路。

D.在“法网”四分之一决赛中,纳达尔03负于德约科维奇,令球迷非常颇感意外。

(知识范围:句子的规范表达;能力层级:理解;难度0.47

5.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复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阴、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知识范围:语意与逻辑;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47   

6.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给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三调芭蕉扇等等。

B.《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古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D.《铜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在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

(知识范围:名著阅读;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90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每小题2分)

苗族银饰

韩宗树

①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当你行走在苗乡时,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还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寨,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五彩的花边和闪亮的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苗族银饰悠久、神奇、精美的文化魅力。

②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化得到一脉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饰品做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二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馈赠也是常事。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终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总之,“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③由于苗族在国内外散居很广,其银饰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主要有银雀凤冠、银牌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脚环等等。在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图案则多为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④从古迄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工艺方法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制作流程大抵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五道工序。苗族银匠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经过银匠精心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其妙。其中最具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银匠聪明才智的是“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它比现代魔方还巧妙,由四个连环组成,每个连环上有“L”形状物,平折成90度,其上饰有数朵梅花,每环交错套在一起,能分能合。此戒指若分开后,不熟悉之人难以复原,故名“呆四连环套”。

⑤苗族银饰丰富多彩,天成一韵,就像一首用白银写就的美丽诗篇,那么纯净,那么隽永,那么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下列关于苗族银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苗族银饰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是苗乡亮丽的人文景观。

B.苗族的银饰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其传承发展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C.苗族银饰的图案由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与苗家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一致。

D.令人叹为观止的苗族银饰都是由民间银饰工匠手工制作而成的。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信息提取;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75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苗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

B.银饰文化渗透于苗家人日常生活,男婚女嫁、祝寿送终、遗产继承都离不开银制饰物。

C.苗族银匠锤砧劳作的行家,是造型设计的高手,其所制作的银饰堪称民间艺术奇葩。

D.“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是最具苗族民族特色、充分展现银匠才智的苗族银饰。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内容理解;能力层级:理解;难度0.62

9.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段描述苗女的民族盛装,点明苗族银饰之美,引出下文,是全文形成的结构。

B.段中加点的大抵一词准确说明苗族银饰基本的制作流程,符合实际,也不排除例外。

C.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的特点。

D.段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展示了苗族银饰的非凡魅力,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层级:分析; 难度 0.48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催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别)

B.所识穷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孔子不受                 (辞:推辞)

D.弟子曰                 (谓:认为)

(知识范围:文言实词;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3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道人弗受          录毕,走送

B.万钟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C.景公致廪丘为养      太医王命聚之

D.                不学则怠

(知识范围:文言虚词;能力层级:分析 ; 难度   0.44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也就是的本性。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知识范围: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层级:分析 ; 难度   0.49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3分)

                                                                        

 (知识范围:课内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0.32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3分)

                                                                       

(知识范围:课外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0.62

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分)

                                                                       

(知识范围:古诗鉴赏;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14    

15.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           ,该联表达了作者的                            。(2分)

(知识范围:古诗鉴赏;能力层级:评价 难度 0.49

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6.按原文默写(10分,第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凡多字、少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将所要求

 

 

 

 

 

 

 

 

 

 

 

 

 

 

 

 

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不亦君子乎?(《论语》)

鸢飞戾天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诗句是“            ,背灼炎天光

德不孤,         。(《论语》)

(知识范围:古诗文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49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任务。

【材料一】西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接粤港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江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再次面临发展良机。

【材料二】在柳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郑俊康介绍了柳州市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自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以来,柳州市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促进发展的新办法、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良好开局。柳州已成为国内第五个汽车年产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13.7%。另外,柳州市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4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8.3%

【材料三】从各方面的优势来看,柳州市都具备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条件,以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柳州工业对周边城市有着重要影响力。毗邻柳州的来宾、河池两市期望与柳州“老大哥”开展全面合作,建立“柳来河”一体化经济区,整合三市资源,优势互补,组团发展,比翼齐飞。贵港市也希望与柳州仔交通的互联网、港口的联系对接方面加强合作,让两地经济扩面提质,互利共赢。

17.【给柳州战略定位】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了解柳州应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战略思想,填写下表。(4分)

柳州的战略思想

 

柳州的有利条件

                       

                             

                             

                             

优势一: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有汽车、机械、冶金三大龙头产业,并且增加了不少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优势二:                                

                                         

                                        

(知识范围:信息提取;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72

18.【向柳州领导提问】假如你正在柳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为了进一步了解柳州市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你向郑俊康书记提一个问题,你将怎么说?(4分)

你这样说:                                                              

(知识范围:口语交际;能力层级:运用; 难度 0.78

19.【为区域合作点赞】下面是关于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将它补齐,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2分)

□□□□共赢利,组团发展□□□ 。

(知识范围:语言运用;能力层级:分析、运用 难度 0.60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20.对于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归纳; 难度 0.86

21.文中三次提到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评价; 难度 0.55

22.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赏析;难度 0.51   

23.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分析、评价; 难度 0.44

八、作文(50分)

八、作文(50分)

24.请以坚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50分)

   写作要求:

1)文体不限。

2)全文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知识范围:写作;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78

(整卷预估难度:0.70

 

    2016年柳州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样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C (“悖”应念“bèi”,“阿”应念“ē”)

2.D (“藉”应为“籍”)

3.C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与语境不符,应为“淋漓尽致”)

4.B A选项成分残缺,应在“最美柳州人”后加上“的工作”;C选项“他的”指代不明,有歧义;D选项“非常”与“颇”语意重复)

5.C (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语及标点)

6.A (“三调芭蕉扇”不是《水浒传》的故事,而是《西游记》的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8分,每小题2分)

7.C (苗族银饰的图案是多由龙凤花鸟等植物形象构成,而且只是“从刺绣及蜡染编校中汲取创作灵石”)

8.B(文中未涉及到遗产继承

9.A(全文结构是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6分)

10.D(谓:告诉,对……说)

11.B(“于”都是介词,对,对于)

12.D(齐景公虽敬重像孔子这样的知识分子,却不了解知识分子的内心需求)

13.1)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二接受了。(”“翻译正确个1分,大意1分)

(2)我听说君子按照功劳的大小来接受俸禄。(”“翻译正确个1分,大意1分)

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14.诗人用惶恐滩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1分)。

15.①史册(1分)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1分)

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6.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草色遥看近却无  将军白发征夫泪  老夫聊发少年狂  伤心秦汉经行处  人不知而不愠  望峰息心  足蒸暑土气  必有邻(第①题默写1分,正楷字书写1分,其余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17.适合题意的提取和概括均可。

示例:①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探索新常态下促进发展的新办法、新动力)(1 分),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1分)。

②柳州是西江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1分),对周边城市有着重要影响力,利于区域合作,建立一体化经济区(1分)。(如缺乏概括,表述过于琐屑,例如“柳州市成为国内第五个汽车年产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柳州市可以与来宾、河池组成‘柳来河’一体化经济区”,则本小题只给1分)

18.适合题意的表述均可,提问内容、简明表述、恰当称呼、得体有礼各1分。

示例一:请问郑书记,柳州市已开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哪些项目?

示例二:郑书记,柳州市还将引进或开发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请您谈一谈。

19.适合题意的表述均可。示例: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扩面提质)(1分)  比翼飞(稳增长、并肩行)(1分)

七、现代文阅读(二)(共16分)

20.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林老师“假冒”王老师给我写批语,“编造”了撕作文的理由)(2分)

21.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离开这些孩子时的愧疚)(1分),第三次“濡湿”体现“我”知道真像后的震撼、感激(1分)。

如答: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相同,都体现“我”内心的感动(激动、震撼),则只给2分。

22.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这感动的心理(1分)。

或: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动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23.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分),也解开了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1分)。(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适合文意的理解均可)。

老师用巧妙(特殊)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老师的爱心、方法、目的三个方面回答,各1分)

 

八、作文(50分)

24.作文:

作文评分要求:

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美观,在得分的基础上追加2-3分,满分作文不再追加。

2)凡文章无题目扣2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

4)字数不够的,每50字(三行)扣1分,最多扣3分。

一类文

50-45

基准分47

二类文

44-37

基准分40

三类文

36-30

基准分32

四类文

29-15

基准分22分五类文

五类文

14-0

基准分8

20

①符合题意,

明确,主题

鲜明

②内容很具

体,感情真切

①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主题集中

②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①基本符合

题意,中心

其中明确,

主题集中

②内容较具

体,感情基本

真实

①中心不够

明确,没有

明确主题

②内容不够具

体,感情不够

真实

 

①中心不明

确,没有

主题

②内容不具

体,感情

虚假

①观点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

基本一致

③分析合理

①观点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

基本一致

③分析较

合理

①观点基本

明确

②论据与论

点基本一致

③有点分析

①观点不够

明确

②论据与论

点不一致

③分析太少

①观点不明

②论据与论

点不一致

③无分析

20

①语言流畅

②生动形象

③多种描写

手法

①语言流畅

②生动形象

③有二三种

描写方法

①大体通顺

②病句较多

①不通顺

②病句多

①极不通顺

②病句太多

 

①通畅

②严密

①较通畅

②较严密

 

 

 

 

结构

10

①完整

②条理清楚

③分段恰当

①完整

②有条理

③能够分段

①基本完整

②条理尚清

③分段不

恰当

①不成篇

300字以内

①不成篇

200字以内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