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 陈敏 整理)中考于昨日结束。与往年相比,今年中考有很大变化,其中一个较大的变化是,中考各科总分提高到700分。昨日,记者邀请宁波外国语学校的资深教师和宁波市教研室各学科组教师,一起对今年中考各学科试卷进行了分析。
语 文
回归语文真味
考核三种能力
宁波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吴晓岚
宁波市教研室中学语文学科组
语文试卷秉承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坚持开放,放而有度”的原则,结构简约合理,题量适中,难易设置亦有梯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试卷从材料的选择到题目的设计,充满了书卷味和灵动的人文气息,真正回归语文真味,有利于考核出“思维”、“理解”、“表达”这三种语文的核心能力。下面就试卷的亮点谈几点看法:
亮点一:漫画类题目,内容贴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结合“世界读书日”的背景,说说漫画标题“借光”的妙处。这类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答题时要把握两个关键:思维和表达。要求考生通过观察、想象,由画面到生活,探究画面寓意,快速提炼出漫画中的核心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精准表达。
亮点二:综合性学习题设置的“活动一”是让学生通过探源释义,认识到汉字的趣味,感受汉字魅力。先提供《辞海》中部首“隹”的含义,再要求解释《诗经》中“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中“集”的含义。这道题目引导学生平时学语文要多用工具书,还要运用汉字独有的造字特点来灵活推断此字在语境中的意思。
亮点三:综合性学习题设置的“活动三”紧扣当前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发表观点并陈述理由。这是一道议论性的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题,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实践能力,还考虑到了试卷知识点和能力点覆盖的广度。
亮点四:现代文阅读第二个语段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大题目是“图书介绍”,此题在板块的设置以及题目的设计上均很有创意。因为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很好地考查学生提取、提炼、提升信息的能力。
亮点五:古诗赏析题,选的是苏轼的诗《东坡》,这首诗虽然是课外的,但是它与教材中《记承天寺夜游》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时所作,如果学生能学透《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就能很快体会出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苏轼身处逆境,依然能保持澄澈的心境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诗一文,内容相关,主题相近,成为教材的佐证和补充。
亮点六:命题作文“深处”,是一道颇有区分度的题目。作文导语摈弃了容易让考生思维受限的缺点,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有选材的帮助,还有立意的启发,真正做到了触发、唤醒的作用,容易让考生立刻联想到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亲身经历的一些事,难忘的一些人。它倡导学生在平时多关注、思考生活,成为有情怀、会思考的人。
这是一份很纯粹的语文卷,始终贯穿“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如何读书”这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