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宁波3月21日电 (记者王敏)今天,宁波市教育局发布2013年中考政策,除符合条件的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就地参加中考外,今年宁波中考统招时还首次将填报志愿时间改在中考分数揭晓后,城区考生首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
据悉,2013年宁波中考时间为6月14日、15日两天。2013起,学生参加中考时,将与高考接轨,不再允许使用计算器。
普高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
中考新政提出,2013年全市必须确保初升高比例在98.5%以上,普职比基本相当的原则,总体上按1:1比例编制。
全市普通高中班额原则上为50人以内。基本符合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申报条件,在近两年欲申报的普通高中学校,班额应控制在40人以内。
今年中考总分值不变,各科目分数微调
为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避免命制死记硬背的试题,今年的中考将适当增加部分学科PISA类和科学实验类试题的权重,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考查。
为此,2013年中考进行微调:语文(120分)、英语(110分)、体育(30分)三科保持不变,数学(120+10),科学(150+10),社会(80减到60),考试(610分)总分值不变。
宁波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此举使文理科各为290分,做到相对平衡,有利于中考选拔与区分。
同时,发布会上还公布了2014年中考科目分值:语文、数学每科满分15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20分),科学180分,社会60分,体育40分,考试总分值为700分。
成绩揭晓后再填报志愿
中考新政对志愿填报方式进行了优化。
记者注意到,在志愿填报方面有两点最大的变化:一是首次实行网上填报中考志愿。二是首次在统招时实行中考分数揭晓后再填报志愿。
宁波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张建国说,通过优化志愿填报方法和录取途径,把不同潜质的学生,优化配置到最适合其发展的高中学校。
适调整后的学生志愿填报分为2个批次:
第一批次为定向生志愿填报:在中考后的规定时间内,在定向招生的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二中、宁波三中、宁波四中、李惠利中学等6所学校中,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在网上填报2个学校的志愿。
但在该批次中,考生在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二中3所学校中,如选择了其中的一所学校填报,就不能再选另外的两所。
定向特长生招生也属于第一批次,具有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里,在网上自主估分,填报1个志愿。
第二批次为统一招生,考生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自主填报3个学校的志愿,但前一学校志愿与后一学校志愿间,仍设定了3分的志愿级差分。
城区直属普高的保送推荐和定向招生方法有改进
对于保送推荐和定向招生方法,实行市直属示范普高学业考试前保送推荐和学业考试后定向招生两种方式,本地户籍择校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无保送推荐资格。
学业考试前推荐保送招生: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二中的部分招生计划,宁波三中、宁波四中、李惠利中学各一个班,部分完中(或合作办学)与民办高中继续实行校内保送。
学业考试后定向招生: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二中、宁波三中、宁波四中、李惠利中学、华茂公办办班、惠贞书院、慈湖中学、万里国际学校高中等学校的部分招生计划实行定向招生。
民办学校录取分数下限线有明确规定
今年市教育局规定,民办普通高中招收新生时,不得招收低于生源地当年普高最低分数线15分以下的学生。
另外,国际合作办学学校招生不得早于4月底,招收国际合作教育班学生的市直属高普于4月15日前向市中招办申报招生方案。
不再使用计算器
中考新政还提出,2013起,学生参加中考时,将与高考接轨,不再允许使用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