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山东中考 - 青岛中考 - 正文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来源:青岛市教育局 2014-4-2 11:29:15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德育课程现状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创新与创业》5门必修课程以及《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在课程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缺乏对社会现象和学生现状的剖析;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性教学活动缺乏;案例选用不恰当,课堂缺乏吸引力;课业形式和学业质量评价方式不合理等。

  二、德育课程改革的宗旨

  德育课程改革,旨在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课堂育人实效,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观,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渐进生成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实现共同成长。

  德育课程改革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深化教法、学法、考法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课教学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与要求

  (一)丰富德育课程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将“三爱三节”、“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引入课堂,促使德育回归生活。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渗透进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关重大时事素材融合进课程内容,使德育课更富有时代感和立体感;以技能大赛、文体活动为载体,把丰富的学校生活融入教学;结合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将企业文化渗透于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加强生命教育,使德育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改革德育教学模式。

  改变德育课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实践教学,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例如,在哲学教学中,可以从职校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哲学教学现状。在创新与创业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或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我是小老板”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辩论、最佳创业方案等比赛。根据教学需要,可邀请创业明星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和创业指导,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体验、探究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类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中,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以创新课业内容和形式为抓手,改革德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模式。

  针对传统课业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作业内容封闭、程式规范单一等现状,倡导开放式、交互式、案例式和作品式等课业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多方面能力。提倡各校开发、使用能够体现开放式作业特点的作业本。

  针对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测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等现状,要转变单纯以知识测试为主的传统考核评价模式,倡导以“学习档案袋”形式,将考试成绩、习作、调查报告、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纳入评价指标。通过考查知识与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评价和实践表现性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的目的。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学业评价新体系。

  应通过本轮德育课程改革,使德育课堂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责任、自制、真诚、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的价值观,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认真倾听、乐于表现、积极合作、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公民。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