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2013年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
生物
一、考试性质
初中学业考试是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考试。其目的是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全面实施;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有利于高级中学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因此考试具有水平测试功能,促进新课程目标全面达成功能,兼顾选拔性功能。
生物科考试将渗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基础性,注重创新性,体现学科性;考查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和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命题原则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为命题依据,本着“紧扣课标,注重基础,提倡运用,培养能力,全面评价,合理配置题型,科学严谨”的原则进行命题。努力实现基础性、整体性和适当开放性的统一,准确检测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引导生物教学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考试的范围和方式
生物考试的范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下册和《生物》八年级上下册内容。命题的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考试采取笔试的方式。
四、考试能力要求
(一)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
a、识记
1、关键行为动词:描述、识别、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2、具体要求:明确“是什么”----能回忆或再认识有关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
b、理解
1、关键行为动词:说明、举例说明、慨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
2、具体要求:明确“为什么”----能阐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综合运用
1、关键行为动词: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
2、具体要求:能够“应用”----能够运用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初步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文字、图表、图解、数据等表达形式准确阐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二)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
a、初步学习
1、关键行为动词:尝试、模仿。
2、具体要求:能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
b、初步学会
1、关键行为动词:运用、使用。
2、具体要求:能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
a、感受、体验
b、关注、认同、拒绝
c、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五、考试内容及目标水平层次、
(一)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目标水平层次
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b
b
b
作出假设 应用已学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b
c
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b
a
b
c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收集数据。
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b
b
c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a
b
c
表达、
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c
a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层次
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3、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4、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5、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6、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7、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8、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9、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b
b
b
a
a
b
a
a
a
(三)生物与环境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层次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和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5、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6、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7、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8、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a
a
b
a
a
b
b
b
b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层次
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3、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4、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5、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7、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8、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9、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
a
b
b
b
a
a
b
b
(五)生物圈中的人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层次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
5、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6、概述血液循环。
8、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9、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0、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14、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5、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a
a
b
c
a
b
a
b
b
a
b
a
a
b
(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层次
1、概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人的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3、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6、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7、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b
a
b
a
a
a
a
(七)健康地生活
知识内容 目标水平层次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3、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6、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7、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8、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9、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10、说明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a
c
a
b
a
a
b
b
b
b
(八)渗透知识部分
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如:三病(性病、艾滋病、血吸虫病)防治、食品卫生等常识。
六、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理化生合卷120分钟。
2、题型:单项选择题(20分)、简答题(10分),共计30分
3、试题难度: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的难度约为0.65。易:中:难分别占3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