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陕西中考 - 榆林中考 - 正文

榆林市教育局2015中考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榆林市教育局 2015-5-16 11:31:32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考试组织管理,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201434号)和《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有关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201511号)要求,结合榆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方式

2015年全市中考工作在市、县区教育局领导下,由相关单位、学校组织实施;中考阅卷、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录取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职业高中录取由县区教育局具体负责;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中专学校录取按省上要求,由市招生办具体负责。

二、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

(一)招生范围

市直普通高中、高新中学、民办普通高中、综合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县属公办普通高中面向本县区招生。

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学校、职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二)招生计划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为统招计划、定向计划,综合高中、体育(艺术)实验班全部为统招计划,均由市教育局统一下达。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中专学校、职业高中的招生计划由省上下达。其中,普通高中统招计划和定向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1.统招计划。参与定向招生的学校,除定向计划外,剩余计划全部为统招计划。未参与定向招生的学校全部为统招计划。按照中、省相关规定,2015年起,全市公办普通高中不再招收择校生。省示范高中和省、市标准化高中不再招收自主保送生。

2.定向计划。2014年被列为定向招生的学校继续实行定向招生;县内省示范高中和省标准化高中达到2所的县区,再新增1所学校参与定向招生,每所学校定向招生比例不少于10%。定向计划由县区教育局研究分配到薄弱初中,并将分配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

榆林中学、榆林实验中学、榆林市第十中学划片面向县区和榆林八中、榆林十一中招收定向生。三所学校定向招生比例不少于10%,具体分配方案由市教育局下达。

三、报名

报名工作由市、县区招生办按职责要求,分工负责。

(一)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体健康。

3.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应为初中应届毕业生。

4.报考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学校、职业高中的考生应为初中毕业生(含往届生)。

5.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不具备报名资格:

1)职业技术学院、高中阶段学校(普通高中、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的在校生。

2)非毕业年级的初中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被追诉或正在服刑的人员。

4)非陕西省户籍且不符合政策规定者。

(二)报名安排

全市中考网上报名统一在42025日进行。中考网报号和原始密码由市招生办统筹安排,县区招生办负责编发。具体报名要求如下:

1.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将应届毕业生花名册(按省学籍管理系统格式,以省内、省外户籍分类造册)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在县区招生办统一办理报名手续。

2.往届生。由本人持初中毕业证、户口薄或户籍证明到户籍所在县区招生办审查合格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

3.学籍在市外、户籍在市内的初中应届生。由本人或家长持户口薄、学籍卡和学籍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材料,回户籍所在县区招生办接受资格审查,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

4.学籍在市内、户籍在省外的初中毕业生。按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的通知》(陕教考〔20128号)相关要求,由毕业生或家长持有效证明材料(本人学籍卡、本人身份证件、父亲或母亲身份证件、父子或母子关系证明、在榆居住证、当地人社部门出具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证明),并填写《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榆林参加中考报名申请表》(附件1)后,在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招生办申请报名。

5.信息确认。各县区招生办在429前完成考生数码照片采集和网上报名信息确认工作,其中《报考信息确认表》须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存档。

四、考试

(一)考前准备工作。市、县区招生办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集中抓好准考证编排、考点设置、试场编排、试题(答题卡)订制、运送与保管等各项考前准备工作,确保中考按时、安全、顺利进行。

(二)2015年,中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共75卷。

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20分,时间为150分钟;数学120分,时间为120分钟;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间为120分钟;物理与化学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时间为12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100分(思想品德60分,历史40分),时间为100分钟。

除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笔试外,其余四科均为闭卷笔试。语文为一卷制,其余四科为两卷制。

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日期

时间(北京时间)

科目

备注

627

上 午

8301100

  

英语听力考试

820广播提示,

830850播送

正式听力试题。

下 午

14001600

  

16501830

思想品德与历史

628

上 午

8301030

  

下 午

14001600

物理与化学

 

(三)除上述科目外,初中学校要按中、省要求,依据教学进度安排,并在县区教育局指导、监督下,完成对其余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或考核,此项工作须在毕业前完成。

(四)有关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考核等工作,按陕教基一〔201434号文件执行。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计算器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基〔200650号)精神,各考点允许考生在考试期间携带规定型号的科学计算器进入考场。

(五)综合素质评价。各县区教育局、各初中学校要严格落实陕教基〔200955号和榆政教发〔200938号文件要求,健全组织机构,制定评价方案,认真组织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防止评价流于形式,走过场。评价工作结束后,学校要逐人审核评价结果,将真实准确的评价结果记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六)体育(艺术)实验班专业测试。考前,举办体育、艺术实验班的高中学校,要制定测试方案,并报县区教育局审批、市招生办备案。中考结束后到成绩公布前,在县区教育局的监管下,完成专业测试。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