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4月19日讯(记者戴凛 通讯员李菁菁)前几天,有家长忧心忡忡地问记者,眼看家里上小学的孩子越来越朝着“小胖墩”发展,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改变现状?无独有偶,记者屡屡听到身边有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体质越来越差了。
我市中小学生体质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抽样调查。
关键词:肥胖、营养不良
数字:肥胖率约为7.58% 男生比女生多出一倍
记者本次调查的取样,来源于城区一所有着2000余名学生的小学和一所有着1100余名学生的初中学校。
在所调查的小学里,该校最新的检测数据显示,肥胖率为7.58%。其中五、六年级的肥胖率最高,分别占8.58%和8.4%。
而男女生的肥胖比例显示,肥胖男生比女生多出一倍。
“小豆芽”多于“小胖墩” 男女生情况差不多
再来看看“营养不良”的小朋友。如今很多市民以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胖墩”应该要多于营养不良的“小豆芽”,但实际上,“小豆芽”比例依然比“小胖墩”要高。
前述小学的体检数据显示,“体重过轻”的学生占到10.7%,男女生总比例基本持平。同时,年级越高,“体重过轻”的孩子越多。如男生在一年级时比例为5.91 %,二年级上升到7.85%,三年级为9.57%,再到六年级则达到最高,为18.49%;女生在一年级时比例为5.29%,二年级上升到8.99%,三年级则达到15.48%,六年级也有14.14%。
初高中情况也十分类似,“两头”各占10%左右。在一所1100余人的初中学校里,“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0%和9.6%。
分析:过胖或过瘦 都与爱吃零食有关
省直中医院儿科主任赵成顺介绍,造成儿童营养不良或肥胖,主要是营养不均衡造成。
他介绍,多数中小学生都有在放学路上和晚饭前吃零食的习惯,零食摄取主要是膨化食品、巧克力、冰淇淋等高热量食品。“零食摄入离中饭或晚饭较近,加之缺乏运动,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
还有,很多零食则属于“垃圾食品”,吃了没有营养,但又把孩子的肚子撑饱了,这就使得孩子无法摄入其他有营养的食物。最终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偏轻。
建议:减少高热量食物 增加运动量
赵成顺说,现在的孩子吃得都很好,但膳食却不够科学、均衡,高热量的食物多,导致很多孩子脂肪沉积。此外,运动量不足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引导孩子多参与锻炼,最好保证孩子每天有1-2小时的活动时间。
关键词:近视
数字:20年来近视率提高20%
对于学生视力,省直中医院眼科副主任伍正良曾进行过调查,他说,20年来,近视已向小学生,甚至一年级学生发展,各年龄段近视率普遍提升约20%。
在芦淞区某小学,一年级平均每班都有1名“小眼镜”,并随着年级递增而增加。在四年级6班,“小眼镜”已达到8名,最高眼镜度数已达350度。
天元区某小学五年级的体检数据亦显示,近视学生平均每班达5人。
“20年前,高中生近视率就达到60%,现在可达80%。”伍正良说,他早在20年前就对我市中小学生近视情况做过调查。“那时候小学生几乎没有近视眼,但现在已达到20%-30%。”
原因:电子产品加剧学生近视率
伍正良说,持续近距离用眼,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因素。如今,孩子们过早接触高科技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iPad、MP5等电子设备,成为孩子们的“玩具”,也让中小学生近视情况雪上加霜。调查中,一名同学告诉记者,有一次父母不在家,他连续玩电脑游戏达13个小时。
建议:配镜前要弄清是不是真性近视
伍正良建议,预防近视,从握笔姿势到电脑作业等都要有良好、合理的方式。例如看书学习每隔40-50分钟左右,就应该休息片刻,电脑等产品要少用。看书的时候,坐姿要端正,距离适中,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
另外,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检测视力时也应注意,是否近视还需要结合临床视力、验光及散瞳等检查方可明确诊断。有的学生可能因用眼疲劳而只是出现假性近视,一旦直接当做近视配镜,很可能就变为真性近视。
【相关新闻】
教育部门:将定期对家长发放学生体质监测报告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拟每学年为每个学生出具体质监测报告。
目前,除市教育局直属的11所学校,株洲5个县市还各选取小学、初中、高中一所,5个区各选取小学、初中一所,共建成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标准化测试学校36所,计划每学年或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体质监测。届时,孩子的身体状况都会记录在健康监测表上,并向家长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