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复习 - 正文

 
2010年自考教育心理学笔记串讲
来源:2exam.com 2010-1-22 编辑:yangmeiling 【字体:小 大】
2010年自考教育心理学笔记串讲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
  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
  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发展阶段:
  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
  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1、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差异表现: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
  (二)智力差异
  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
  2、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4、差异表现:
  个体差异;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差异表现
  ①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②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3、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全国自考北京自考网   全国资讯   黑龙江自考网   广西自考网   山东自考网   广东自考网   内蒙古自考   湖北自考网   四川自考网   江苏自考网   吉林自考网
    辽宁自考网   陕西自考网   安徽自考网   新疆自考网   江西自考网   甘肃自考网   天津自考网   河北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宁夏自考网   贵州自考网
    浙江自考网   重庆自考网   上海自考网   青海自考网   云南自考网   海南自考网   湖南自考网   西藏自考网   河南自考网
    福建自考
    成绩查询
    报考指南
    自考真题
    自考模拟题
    主考院校
    自考专业自考专业   小自考专业
    自考大纲
    自考网站
    考试计划专科   独立本科段   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   师范类专业   停考专业
    自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