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普通专升本《中国现代文学》考试大纲
(2012年3月修订)
课程性质:《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中代表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社团的必修课。本课程的时间跨度是从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主要内容选择各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社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现代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了解现代文学发展概貌。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作品赏析题。
参考书目:王泽龙、刘克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考核内容:
第一章 现代小说的产生
考核内容:第一节 从近代“小说界革命”到现代小说的产生
考核要点:1、“小说界革命”。 2、翻译小说。 3、白话小说的诞生。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的现代小说观念
考核要点:1、小说地位的提高。 2、小说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 鲁迅的小说
考核内容: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考核要点:1、鲁迅的生平。 2、鲁迅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阿Q正传》、《祝福》、《伤逝》
考核要点:1、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 2、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3、知识分子出路思考。
第三节 《呐喊》、《彷徨》的现代性开拓
考核要点:1、题材的开拓。 2、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3、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四节 《故事新编》
考核要点:1、思想内容。 2、艺术创新。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短篇小说
考核内容:第一节 人生派小说与叶圣陶的小说创作
考核要点:1、“问题小说”。 2、倪焕之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节 “乡土文学”与鲁彦、许杰的创作
考核要点:1、“乡土文学”概念及特征。 2、《菊英的出嫁》中的民俗。
第三节 浪漫派小说与郁达夫的创作
考核要点:1、“浪漫派小说”。 2、郁达夫小说创作特色。
第四章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成熟
考核内容:第一节 茅盾及其《子夜》
考核要点:1、茅盾的生平。 2、茅盾的创作。 3、《子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节 巴金及其《家》
考核要点:1、巴金的生平。 2、觉新、觉慧形象分析。 3、《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老舍及其《骆驼祥子》
考核要点:1、老舍的创作。 2、《骆驼祥子》艺术成就。 3、祥子悲剧形象和意义。
第五章 左翼青年作家的小说
考核内容:第一节 左翼青年作家小说创作概况
考核要点:1、左联五烈士。 2、叶紫《丰收》分析。
第二节 蒋光慈与柔石的小说
考核要点:1、革命加恋爱模式。 2、柔石《二月》思想分析。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与艾芜的小说
考核要点:《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 2、《南行记》中的地域特征。
第四节 张天翼与沙汀的小说
考核要点:1、华威先生形象塑造的意义。 2、《在其香居茶馆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第五节 “东北作家群”与萧红的小说
考核要点:1、“东北作家群”。 2、《生死场》对主流文学的遵从和偏离。
第六章 “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
考核内容:第一节 “京派”小说创作
考核要点:1、“京派小说”特征。 2、冯文炳文学创作。
第二节 沈从文及其《边城》
考核要点:1、沈从文小说创作特征。 2、《边城》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考核要点:1、“新感觉派”小说特征。 2、施蛰存的小说创作。
第七章 40年代小说创作的多重变奏
考核内容:第一节 “七月派”小说与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考核要点:1、“七月派”小说的形成。 2、路翎的生平。
第二节 钱钟书的《围城》
考核要点:1、方鸿渐的形象及其意义。 2、《围城》的主题。 3、《围城》的讽刺手法运用。
第三节 张恨水的通俗小说
考核要点:1、张恨水小说创作概述。 2、《啼笑因缘》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节 张爱玲等的“洋场小说”
考核要点:1、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2.《金锁记》的写作特色。
第八章 解放区小说
考核内容:第一节 赵树理的小说
考核要点:1、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倾向。 2、《小二黑结婚》的示范性意义。
第二节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考核要点:1、《暴风骤雨》写作背景。 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孙犁的短篇小说
考核要点:1、孙犁的创作思想。 2、《荷花淀》的诗意特征。
第九章 白话自由体诗的产生与发展
考核内容:第一节 从近代“诗界革命”到“五四”新诗运动
考核要点:1、“诗界革命”。 2、接受外国诗歌影响。 3、继承古典诗歌传统。
第二节 胡适的新诗理论及其《尝试集》
考核要点:1、胡适的新诗理论简介。 2、《尝试集》评价。
第三节 民歌体新诗与刘半农的诗
考核要点:1、民歌体新诗。 2、刘半农的新诗创作。
第四节 湖畔诗派与冰心的小诗
考核要点:1、湖畔诗社。 2、《繁星》、《春水》小诗阅读。
第十章 郭沫若的诗歌
考核内容:第一节 郭沫若的生平与早期创作思想
考核要点:1、郭沫若“泛神论”的哲学思想。 2、浪漫主义风格。 3、《凤凰涅槃》分析。
第二节 《女神》
考核要点:1、《女神》的时代精神。 2、《女神》的自我抒情形象。
第十一章 现代格律诗
考核内容:第一节 新月诗派及其诗歌理论
考核要点:1、“新月诗派”概念。 2、现代格律诗对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闻一多的诗
考核要点:1、《红烛》、《死水》的爱国主义思想。 2、闻一多诗歌理论主张。
第三节 徐志摩的诗
考核要点:1、徐志摩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2、《再别康桥》赏析。
第十二章 象征派诗与现代派诗
考核内容:第一节 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考核要点:1、象征诗派。 2、《弃妇》形象的象征性。
第二节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
考核要点:1、现代派诗歌。 2、《雨巷》赏析。
第三节 何其芳与卞之琳的诗
考核要点:1、何其芳诗歌创作。 2、卞之琳《断章》的哲理艺术。
第十三章 普罗诗潮与现实主义诗歌
考核内容:第一节 普罗诗潮
考核要点:1、普罗诗潮兴起。 2、蒋光慈的政治抒情诗。
第二节 中国诗歌会与蒲风的诗
考核要点:1、大众化诗歌创作。 2、蒲风的诗。
第三节 臧克家与田间的诗
考核要点:1、《烙印》的艺术风格。 2、《给战斗者》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艾青的诗
考核要点:1、艾青诗歌创作。 2、艾青诗歌审美追求。
第五节 七月诗派
考核要点:1、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 2、绿原诗歌创作的时代性。
第十四章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考核内容:第一节 冯至及其《十四行集》
考核要点:1、冯至诗歌创作。 2、《十四行集》的艺术品格。
第二节 九叶诗派与穆旦的诗
考核要点:1、九叶诗派。 2、穆旦的《春》。
第十五章 民歌体新诗
考核内容:第一节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的《漳河水》
考核要点:1、解放区诗歌创作。 2、《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
考核要点:1、政治讽刺诗。 2、袁水拍简介。
第十六章 小品散文
考核内容:第一节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
考核要点:1、周作人的美文主张。 2、周作人小品文创作特征。
第二节 冰心的散文
考核要点:1、冰心体。 2、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朱自清的散文
考核要点:1、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内容。 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鲁迅的《野草》与《朝花夕拾》
考核要点:1、《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 2、《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
第十七章 现代戏剧的发展与成熟
考核内容:第一节 南国戏剧运动与田汉早期剧作
考核要点:1、南国社。 2、田汉的话剧创作。
第二节 洪深的戏剧与丁西林的喜剧
考核要点:1、《农村三部曲》思想内容分析。 2、《一只马蜂》的戏剧冲突分析。
第三节 曹禺的戏剧
考核要点:1、《雷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2、曹禺对现代话剧创作的贡献。
第十八章 现代戏剧的新变
考核内容:第一节 夏衍的戏剧
考核要点:1、《赛金花》的讽喻性。 2、《上海屋檐下》的戏剧冲突。
第二节 历史剧的繁荣与阿英、阳翰笙的历史剧
考核要点:1、阿英和“南明史剧” 2、阳翰笙的《天国春秋》。
第三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及其《屈原》
考核要点:1、《屈原》的艺术成就。 2、郭沫若抗战时期六部历史剧。
第四节 解放区戏剧运动与歌剧《白毛女》
考核要点:1、民族新歌剧的诞生。 2、《白毛女》的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