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血管:
(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
(3)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4)奇脉及周围血管征。
6、各种心瓣膜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五)腹部检查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蠕动波、皮肤及其他。
3、腹部触诊:
(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滑动触诊、深压触诊、浮沉触诊、钩指触诊)。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肝、胆、脾、肾、肿块的触诊;肝、脾肿大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4、腹部叩诊:
(1)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2)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
5、腹部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6、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腹膜炎。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1、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的主要内容。
2、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3、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七)神经系统检查
1、颅神经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运动功能检查:
(1)肌力的分级。
(2)肌张力的判断及意义。
(3)共济失调
3、感觉功能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4、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震挛。
5、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锥体束征:Babinski征及其临床意义相同的Oppenheim征、Gordon征。
6、脑膜刺征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颈项强直、克尼格(Kernig)征、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四、系统问诊及病历书写
一、问诊的内容:
1、一般项目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及生育史、月经、家族史。
2、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疾病。
二、病历书写
1、住院病历的格式及项目
2、主诉的定义和表达。
3、现病史包括的内容。
4、既往史的内容。
五、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法及其正常值。
2、几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1)左、右房、室肥大
(2)过早搏动
(3)心房颤动
(4)房室传导阻滞
(5)异位性心动过速
(6)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的内容和意义
(三)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复习参考教材:《诊断学》(邓长生主编,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