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二、学生腔太重,答题不切实际
—— “我们大学生有着很高的理论水平,所以(一般是自信我能干好这项工作)……”
当着考官的面说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有着很高的理论水平是不合适的,在场的很多考官都是专家和领导,这么说有“班门弄斧”之嫌。
——“我反复劝说,相信领导一定会接受的。”
“如果领导仍不接受,我会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直接到他接受为止!”
一个小建议,不需要“上纲上线”,又不是发现领导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机关的层级管理很严格,很忌讳越级汇报的。
——“处室的领导一定会配合好我的工作的!”
面试中考生的定位一定要准确,报考的是基层公务员,不是司局长领导,是科员配合好领导的工作,绝不是领导一定会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的。
——“我根据与会人员的现场反映,当场修正这个文件!”
很多考生是应届毕业生,面试中考生的定位一定要准确,报考的是基层公务员,机关的文件修改、签发是有严格程序的,基层公务员没有权力当场改文件,这犯的是个常识性错误。
以上是考生在公务员面试中的一些回答,常见的问题是学生腔太重,不了解现实社会和机关工作流程,分析问题过于注重自我或过于理想化,答题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