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三、没真正理解题意,答题偏题
问:你怎么看待社会上某一现象?如何解决?
——“我是**员,如果是我,绝对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我绝对能做到……”
这是一道主要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能否抓住关键,思路是否清晰,思维是否开阔,能否自圆其说。此题要分析此现象的成因,包括人的心态、社会环境、制度问题等,然后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 “表决心”回答。
问:你通过竞聘成为小张的直接领导,小张心中不服,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同事们议论纷纷,你该怎么办?
——“找小张谈话,我能成为小张的领导,说明我能力比他强,教育小张正确对待同事的升迁。让小张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严重错误,这种行为会危害党、危害国家和组织。”
这是道主要考察人际协调的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是否理解组织中的权属关系,人际合作是否主动,沟通是否有效,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否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正确的回答应该是首先理解小张的心情,分析小张请假的原因,以同事、朋友的身份让小张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花絮四、大而空的虚话、套话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贯要求和传统作风,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作为一名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
以上是我在面试现场经常听到的很多考生的空话和套话。很多考生只是用“为人民谋福利”等这些词语来泛泛而谈,涉及一些具体、实际、可操作性的内容比较少,这样的考生得分比较低。面试中要力避大而空、难以操作的虚话、套话和官话。有时受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大话,自我感觉很好,实际上考官并不认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考生面试后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不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