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豫人社[2015]55号)规定,我校拟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160名(其中校本部博士35人,硕士7人;一附院博士30人,硕士21人;二附院博士17人,硕士16人;三附院博士18人,硕士16人)。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公开招聘方案。
一、学校简介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由郑东新区龙子湖校区等4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共1595亩。学校设有18个院(部、中心)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24个本科专业和1个第二学位专业,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博士后工作站。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442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50人。
二、公开招聘工作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组织、人事、教务、纪检和用人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招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人事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具体负责招聘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招聘岗位、专业及人数
详见附件《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一览表》。
四、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2016、2017年毕业的普通高校博士毕业生,2015、2016年毕业的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
6.年龄要求为35周岁以下(198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7.岗位所需的专业和其他条件(详见附件《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一览表》)。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应聘: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2.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
3.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4.曾在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的人员;
5.国家和河南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五、招聘工作程序
(一)公布招聘信息
本次招聘方案已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同时发布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址http://www.ha.hrss.gov.cn)、河南省教育厅(网址http://www.haedu.gov.cn)和河南中医药大学(http://www.hactcm.edu.cn)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发布时间为2016年12月6日至2016年12月14日。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请登录“河南中医药大学工作人员招聘报名系统”(http://zhaopin.haedu.cn/default.aspx?sid=12)进行报名,硕士研究生岗位报名时间为2016年12月15日至2016年12月17日,博士研究生岗位报名时间为2016年12月15日至2016年12月23日,每人限报我校1个岗位,请应聘者慎重选报志愿。报名成功后务必牢记登陆密码,应聘者可凭此密码登陆招聘系统查询个人相关信息。此次集中招聘后,空缺的博士岗位将在报名系统中长期开放,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可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并及时与学校人事处联系,学校将定期组织资格审查及面试等相关工作。
重要提示:招聘相关要求和时间安排以学校通知为准。请应聘人员随时关注我校网站(若本人不及时阅读相关信息,造成后果,责任自负)。按学校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相关材料(2017年毕业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博士研究生报考人员应携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参加招聘。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一旦查实应聘人员资格不符,随即取消应聘资格。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由我校人事处负责,应聘人员有需要咨询的,请直接与学校人事处及附属医院人事科联系:
校本部:邓老师,联系电话:0371-65921318,来电时请说明是在高校人才网看到的信息
一附院:张老师,联系电话:0371-66233182
二附院:杨老师,联系电话:0371-60908855
三附院:郑老师,联系电话:0371-65962418
(三)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面试(试讲和实际操作等),均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我校具体组织实施。博士研究生应聘博士岗位的不参加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1)笔试。笔试满分100分,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笔试内容为应聘岗位所需的公共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测评应聘者适应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笔试成绩及排名在笔试结束后一周内在我校网站上公布。
笔试时,招聘岗位人数与通过资格审查人数未达到1:3比例的,相应递减招聘岗位人数,变动情况将及时在学校网站公布。笔试结束后,若发现某岗位参加笔试人数不足3人,取消该岗位招聘。
(2)面试(试讲和实际操作等)。面试满分100分。面试人选根据笔试成绩,按各岗位拟招聘人数职位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内容为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试方式采取试讲、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试讲主要考察应聘者科研、教学组织、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及板书、课件制作水平等。面试环节将全程录像。面试、试讲结束后,现场公布面试成绩,并于当天在我校网站公布成绩及排名。报考博士岗位的博士研究生通过资格审查可直接进入面试。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将不予聘用。
面试当天若相关岗位只有1人到场,取消该岗位招聘。若相关岗位有2人(含)以上到场,面试继续进行,成绩有效,未到场人员成绩视为零分。博士岗位不受此限制。
(3)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报考博士岗位的博士研究生,面试成绩等于考试总成绩。
所有应聘考生总成绩低于60分者,将不予聘用。
(四)体检和考察
体检工作由我校组织实施,体检人员根据考试总成绩,按拟招聘岗位人数1:1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最后一名考试成绩相同的,进行面试加试。体检人员名单在我校网站公布。体检标准参照《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0年修订试行)》。如体检出现不合格者,可按报考同一招聘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递补。体检合格人员由我校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等进行考察。对有违纪违规记录、以及其他不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经核实取消应聘资格。考察不合格不再递补。
(五)拟聘人员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人员即为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要在招聘结束后上报省教育厅,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后,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上进行公示。(上报拟聘用人员公示时,需要提供拟聘用人员的学历、学位证书及学历认证报告的原件和复印件)
六、聘用
经公示无异议的人员,依据《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直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通知》办理相关手续,其工资待遇按河南省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七、纪律与监督
学校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整个招聘过程的监督检查,对举报和申诉进行调查查处。对弄虚作假,在考核过程中作弊的应聘人员,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应聘资格。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咨询电话:0371-65921318(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一附院:张老师,联系电话:0371-66233182
二附院:杨老师,联系电话:0371-60908855
三附院:郑老师,联系电话:0371-65962418
监督电话:0371-69691975(省教育厅人事处)
0371-69690289(省人社厅事业处)
0371-65575590(学校纪委)
附件: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第二批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一览表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年12月6日
附件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第二批公开招聘
工作人员一览表
序号
单位
岗位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有关要求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35人,硕士7人,合计42人)
1
基础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基教研室)
中基、内经、伤寒、金匮等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
基础医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伤寒教研室)
伤寒、金匮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3
基础医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教研室)
温病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4
基础医学院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医古文教研室)
汉语史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5
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胚学科
医学相关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6
基础医学院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7
基础医学院
科研实验中心
药物制剂、药物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8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一级学科
基础医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9
药学院
生药学科
中药学(中药鉴定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0
药学院
中药化学、药物化学学科
中药化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1
人文学院
心理学科
基础心理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2
人文学院
中医文化学学科
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文学(秦汉)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3
外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4
外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5
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计算机类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6
体育教研部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7
一临床
医学检验学科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8
一临床
内科学科(西医)
消化专业(肝病、胰腺病、消化道肿瘤)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9
一临床
诊断学科
呼吸专业(西医)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0
一临床
外科学科(西医)
神经外科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1
二临床
儿科学科
中医儿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2
二临床
五官学科
中医眼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3
二临床
中医外科学科
中医外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4
三临床
推拿学科
推拿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5
三临床
针灸学科
针灸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6
康复医学院
康复学科
康复医学神经内科针灸推拿康复运动医学(康复方向)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7
护理学院
护理学科
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临床基础等相关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8
协同创新中心
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呼吸病方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呼吸病方向)
3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9
图书馆
古籍特藏部学科
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或历史学、图书馆学等相关人文社科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30
辅导员
辅导员
中医学、中药学、思想政治等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中共党员)
31
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通信工程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2
体育教研部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国家一级运动员)
33
体育教研部
运动训练学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国家一级运动员)
34
康复医学院
康复学科
康复治疗学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5
护理学院
护理学科
护理学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30人,硕士21人,合计51人)
1
一附院
肺病科
呼吸内科专业
3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
一附院
脾胃肝胆病科
消化专业(肝病方向,中西医不限)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3
一附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中西医结合或西医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4
一附院
脑病科
耳鼻喉专业(西医)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5
一附院
血液肿瘤科
中医内科学专业(肿瘤方向、血液病方向)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6
一附院
内分泌科
中医内科学专业(内分泌或代谢病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7
一附院
康复科
康复医学专业或针推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8
一附院
肛肠科
普外科专业或中西医结合外科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9
一附院
周围血管科
血管外科(周围血管病方向、介入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0
一附院
骨伤科
骨科专业(中西医不限)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1
一附院
妇产科
中医妇科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2
一附院
生殖医学科
中医妇科学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3
一附院
乳腺外科
乳腺病相关专业(中西医不限)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4
一附院
儿科
儿科
4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5
一附院
眼科
眼科专业(中西医不限)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6
一附院
耳鼻喉科
耳鼻喉专业(西医)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7
一附院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或急诊医学(中西医不限)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8
一附院
推拿科
针灸推拿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9
一附院
超声科
医学影像专业或临床医学(西医)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0
一附院
检验科
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免疫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1
一附院
药学部
药学或中药学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2
一附院
脾胃肝胆病科
消化专业(胰腺病方向,中医或中西结合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3
一附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4
一附院
心胸外科
心血管外科专业(西医)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5
一附院
周围血管科
血管外科(周围血管病方向、介入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6
一附院
骨伤科
骨外科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7
一附院
生殖医学科
中医妇科学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8
一附院
儿科
中医儿科、西医儿科(新生儿重症方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9
一附院
儿科推拿室(外治)
推拿(小儿推拿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0
一附院
麻醉科
麻醉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1
一附院
病理科
临床病理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2
一附院
核磁共振室
医学影像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3
一附院
药学部
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4
一附院
财务部
会计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5
一附院
管理部门
中医相关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36
一附院
管理部门
管理相关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博士17人,硕士16人,合计33人)
1
二附院
肿瘤科
肿瘤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
二附院
内分泌科
内分泌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3
二附院
乳腺科
乳腺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4
二附院
风湿科
风湿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5
二附院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6
二附院
神经外科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科研型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7
二附院
针灸科
针推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8
二附院
脑病科
脑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9
二附院
肝胆脾胃病科
肝胆脾胃病学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0
二附院
骨病科
骨伤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1
二附院
小儿脑病
儿科或脑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2
二附院
生殖医学科
中医男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3
二附院
妇产科
妇产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4
二附院
皮肤科
皮肤病学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5
二附院
疼痛科
骨伤、麻醉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6
二附院
放射科诊断
医学影像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7
二附院
重症医学科
重症或临床医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8
二附院
乳腺科
影像诊断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9
二附院
泌尿外科
西医泌尿外科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0
二附院
核医学科
核医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1
二附院
检验科
临床检验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2
二附院
放射科诊断
医学影像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3
二附院
药学部二部
临床药学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4
二附院
介入科
医学影像、介入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5
二附院
门诊手术室
麻醉或临床医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6
二附院
中心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7
二附院
急诊科
中医相关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8
二附院
医务部
管理相关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9
二附院
财务部
管理相关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博士18人,硕士16人,合计34人)
1
三附院
心血管科
心血管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2
三附院
肿瘤科
内科(血液肿瘤方向)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3
三附院
康复科
康复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4
三附院
肛肠科
中医外科(肛肠方向)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5
三附院
妇科
西医妇科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6
三附院
呼吸科
内科(呼吸方向)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7
三附院
肾病科
内科(肾病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8
三附院
儿科
儿科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9
三附院
风湿科
风湿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0
三附院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专业
2
普通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
11
三附院
心血管科
心血管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2
三附院
泌尿外科
外科(泌尿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3
三附院
妇产科
产科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4
三附院
检验科
检验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5
三附院
病理科
病理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6
三附院
麻醉科
麻醉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7
三附院
重症医学科
西医重症医学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8
三附院
急诊科
西医急诊相关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19
三附院
胸外科
临床医学外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0
三附院
脑外科
临床医学神经外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1
三附院
皮肤科
中医外科(皮肤病方向)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2
三附院
肾病(透析)
中西医结合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3
三附院
核磁科
医学影像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24
三附院
财务科
财政学、金融学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有会计资格证优先)
25
三附院
党院办
文秘、思政教育专业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
(中共党员)
26
三附院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