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点评:区分度高 预测性强
合肥市“二模”物理试题,知识覆盖安徽省《考试说明》物理科绝大部分内容。与“一模”试题相比较,除选择题首次改为单项选择题外,试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加强,同时注重对一模试题知识点进行扩展和补充。题型平稳,突出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不偏不怪,但对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选择题第15,17,18,19等题看似相识,容易入手,但稍有不慎容易失分,命题者独具匠心,旧题翻新,翻出新意。实验题两小题均为考纲中必考的12个实验之列,但视野独特,构思巧妙,方法灵活,综合性强。三个计算题形式上和2008年高考试题题型完全类似,其中22题为运动学内容,难度较小。23题为电磁综合题,对“速度为v和2v时粒子在区域1内的运动时间相同”隐含条件的发掘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不少同学难以入手,失分现象严重。24题虽为压轴题,内容涉及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两大知识点,容易入手,但完全答对难。值得注意的是:动量守恒为选修3-5内容,但它却是解决压轴题的关键步骤,不能熟练运用,将会严重影响到该题的解题思路和得分。
今年是安徽省新课标实施第一年高考,也是安徽省文、理综合自主命题第一年,“二模”试卷物理试题明显带有一定的预测性,考虑平稳过度原则,考试内容不会超出2009年安徽省《考试说明》,题型和题量也不会有较大的变动。(注:选择题由不定项改为单项本次试卷已经体现)
“二模”后复习建议
1.梳理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模”之后,考生首要任务就是将各章节中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对物理学科的知识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2.系统整理错题,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对自己曾经做错的题或题型,要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总结出经验和教训.透过错题发现自己不足,透过错题的整理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另外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因素,在考试中能够做到遇熟题不喜,遇生题不慌,冷静思考,沉着应战。
3.重视物理实验,强化实验复习。实验题在历年的物理高考中得分率总是较低。复习过程中对每一个实验要弄清楚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对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测量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要充分考虑合理,可行,方便,准确。电学实验历来是高考的重点。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加强解题规范性训练,减少非智力因素丢分。现在的高考难度不大,考场上竞争的着力点是:细心、规范、思维严密性和高正确率的竞争,对心细、习惯好、知识全面扎实的考生有利。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答题过程中的文字符号表达是否规范、严谨,审题是否细致都决定着答题的准确性。(合肥五中 罗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