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每天一听
重在诵读
□江雪红(泉州五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最后阶段的复习应跳出题海,多记忆、多背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考前的听力适应性训练非常重要,英语听力大概在下午3点进行,建议每天下午3点左右进行听力练习。重点依然是前5题,前面5题只念一遍,最容易出错,需反复练习。每天30分钟朗读,可朗读课文、做过的经典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同时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典型的书面表达范式进行阅读、记诵。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整理一些书面表达常用的模式、句型,做到各种题材、体裁皆备、皆熟,考试时方能随时提取。将3000个必考词汇和常用的短语动词再熟悉一下,对记忆模糊、掌握不牢的词汇和短语动词要反复巩固。
把精力放在过去常做错的题型和知识点,多看看以往常错的地方。最后几天仍需要保持必要的阅读量。
物理
跳出题海
注意实验
□金惠玉(泉州九中物理教研组组长)
物理学科的概念、规律、方法是否掌握,一定要配合练习,所以到最后也不能放弃练习。
现在要做的是调整迎考状态,考前这段时间尽量要平稳地复习,不要再搞题海战术了。其次就是对知识点的补缺补漏和错题的复查。建议考生用旧的练习资料以及之前做过的重要试卷,针对易错易混的内容加强复习。一定要避免在一个题目上浪费大量时间,要懂得取舍。
按知识点要求,对照课本通读,对知识点进行盘点,而不要再深入钻研难题。另外就是特别安排时间来复习实验题,要重视课本中的常规实验,高考考题出现的实验题一般考查常规实验,考生要争取拿到基本分;如果出现创新题,也是基于常规实验上的创新。
化学
教材小结
帮助复习
□张淑珍( 泉州九中化学教研组组长)
化学教材上,每个专题后都有一个小结,这个小结对考生来说很重要。最后的复习可从小结入手,通过小结来构建一个复习的平台。在回归课本中,对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注意提高读题、审题、解题技巧。
特别要说的是,对于实验,应立足于课本,并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对课本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较系统的掌握。因为实验题考的是流程图,有条件的话,可以再补一补实验的操作知识。
每天要有少量的做题练习以保证适当的兴奋。通过定时训练可以达到扎实基础、提高技巧、加快速度的目的。规范答题的表达,例如元素符号的书写、方程式的配平、反应条件的标注等学科语言的规范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