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课本为主
适度练习
□颜芳(泉州九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
现阶段复习更应注重突出重点,根据老师的复习安排,有计划地看书,把自己平时不大注意的部分和考试的重要章节认真看过一遍。要高度重视实验题的思路,注意实验的原则等。
要重视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内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很多,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可能被引用。尽管这些问题并没有在教材中得以详细体现,但考生只要基本功扎实,能克服考试时的恐惧心理,就没必要紧张。
适当加强训练很有必要,但不要太频繁地做各种试卷。考生可自己安排一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仔细地做一份卷子,题目难度在中等。通过训练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还要注意书写整洁规范、正确运用生物学术语。
政治
轻装上阵
掌握技巧
□谢仰进(泉州七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考前一周,考生应轻装上阵。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和解题量以增强题感。对于考点、知识体系相对熟悉的同学,也应适当翻阅教材,但重点放在结合典型题目,往知识的具体应用、答题的完整性方面去努力。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应抓住最后时间,及时补足缺漏。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实现增分的必需。解答主、客观题均有一定的技巧,可对自己以往的做题过程加以总结反思,从中领悟出得到正确结论的方法。选择题常用的有排误法和排除干扰项法,主观题一般遵循认真审题、回归教材、组织答案三个环节。对于高考各类常见题型的解答技巧应加以概括总结。
上场考试时要记得按要求规范答题,主观题即使不会答也尽量不要留空白等,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历史
回归教材
查缺补漏
□陈力勋(泉州七中历史教研组副组长)
建议考生回归教材,理清古今中外每个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注意中外历史横向联系,注意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综合概括。
新课程倡导用新的视角和理念考查历史知识,考生应领悟“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生态史观”。近年来都有呈现史学常识的题目,应注意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适当关注与福建地方历史相关的内容,适当关注与社会热点、学术焦点相关的主干知识。历史试题关注现实,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考查非常隐蔽或者说非常含蓄,考生应关注以史为鉴。
查缺补漏,整理错题集、重点问题等,将错题所反映的问题回归教材进行强化解决,领悟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地理
限时训练
动口问答
□王莉青(泉州七中地理教研组组长)
冲刺在即,热身运动必不可少,让自己动起来,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
整理以往做过的相关练习和试卷,包括老师平时的辅助材料,查缺补漏,有做错题集习惯的同学可检查自己是否已把曾经出现的失误一一排除。用纲要形式重构地理主干知识体系,如可以以某个区域为载体,把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方向整合在一起,其他区域可以以此作为案例,一一对应加以回顾。
动手做一些限时训练,让自己保持竞技状态、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清晰的思维过程。检查地理“脑图”是否清晰,若尚有模糊处,则应多看加以巩固。动口方面,自问自答或与同学一问一答,既能起到调剂单调的复习方式,也可以得到训练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甚至得到灵感,查缺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