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以文、理、医、工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中有近500位两院院士,相当多的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也出自北京大学。目前,北京大学在保持传统文理并重优势的同时,正在不断开拓新领域,加强生物医学、信息科学和技术、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环境科学和技术等学科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2009年北京大学继续面向香港地区招收免试生,采取校长推荐及学生自荐的申请方式进行,欢迎全港优秀学子报考!
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应当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体魄健全、意志坚定、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北京大学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青年学生,他们求知欲强,富于进取精神,这要求学校提供启迪智慧和富于挑战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国家栋梁之才。
海外交流
目前,北大与世界各地20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一些著名大学与北大设立了联合研究机构,如北大-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项目,以及北大与耶鲁、剑桥、加州大学等学校的联合本科生项目等,平均每年有几百名学生参与交换生项目赴海外学习。在学生社团中,活跃着二十多个与国际交流和探讨国际问题相关的学生团体,如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拉丁美洲研究会、模拟联合国协会等。他们直接参与接待了克林顿、瓦杰帕伊、普京、希拉克、查韦斯等近40位国家元首,与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政要进行面对面交流,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商界巨擘、名校校长亲密接触和深度对话,北大学生的自信、睿智和思辨给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通过交流也使他们能够直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和观点,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活跃,更富有全球意识。
毕业去向
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在国内外各行各业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自2004年至2007年,校本部一万余名本科毕业生中,2000多名学生赴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4000多名学生在国内著名高校和中科院、社科院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学位。就业方面,北大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文化/医药/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省部级以上科研院所、主流媒体以及重要金融系统等,近几年去著名跨国公司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就业比例更趋明显。
报名条件
1、拥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品学兼优;
2、香港中学应届毕业生;会考科目必须达到六科以上(含六科),其中:中文、
英文、数学为我校所有专业的必考科目;会考成绩应在5A以上(含5A);
3、持有合法的香港居民身份证和回乡证。
招生名额及专业选择
2009年计划在香港招收免试生共20名。
申请者可以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五个专业作为志愿,招生专业目录详见《北京大学2009年香港免试生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申请和录取程序
1、2009年1月20日-2009年2月20日,学生可通过北京大学招生网(www.gotopku.cn)
了解相关信息,下载招生简章和申请表格。
2、网上下载《北京大學2009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申請表(点击下载)》,填写好后发送至shuzhongfei@pku.edu.cn,并邮寄相关申请材料(3月5日前寄达: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邮编100871)。邮寄申请资料包括:报名申请表,会考成绩和中学毕业成绩单,学生证、香港居民身份证和回乡证复印件和两张1寸近照两张。如系校长推荐计划者,则需另行提交中学校长推荐信一封。
3、2009年3月上旬,由招生办公室对所有申请者报名资格和个人资料进行考核,提交学校招生专家复核确定面试名单,之后通知学生择机面试。
4、面试形式:远程视频或在港面试。
5、录取原则:面试后将根据申请者的面试情况和会考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经学校确认录取名单后,发放入学通知书。
所需费用
香港免试生免交学费;与内地学生统一安排住宿,住宿费一千元人民币左右/学年。
奖学金
为鼓励香港优秀学生到北京大学学习,北京大学将继续提供奖学金,资助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的香港学生,奖学金具体额度待定。
在大学阶段表现突出的香港免试生,可同时申请其它由学校或院系设立的奖学金。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100871
电话:(8610)62751407;62754145
传真:(8610)62554332
北大招生网:http://www.gotopku.cn
北大主页:http://www.pku.edu.cn